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朱鴻民最為關心城鄉教育差距問題,他在日本生活多年,發現那里的學校,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都是一樣的。“但我們現在,鄉村教育和城市差得還很遠。如何讓鄉村教育發展,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和重視的話題。”朱鴻民認為,一定要增加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對農村教師的投入,讓農村教師崗位成為吸引人的崗位。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教育公平的基線是機會公平。“我最關心牧區孩子的上高中和大學的問題,今年的報告也特別強調促進教育公平,這一點讓我感到很高興。”全國人大代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諾爾德諾爾增說。
近年來,國家促進教育公平的力度不斷加大,努力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的渠道,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提,,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連續兩年增長10%以上;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提高,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準大幅上調;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政策擴大到3年;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28個省份實現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
“有質量的公平”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主題。當前,我國教育從“有學上”的機會公平階段逐漸步入“上好學”的過程和結果公平階段。王烽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提高教育質量,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有質量的公平教育”,讓老百姓有高獲得感。那么,路徑在哪?
“增加教育投入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投入的產出,提升我們各類教育的質量,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把提升教育質量擺在突出的位置,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翔認為,提升教育質量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能不能出人才,不能把教育搞成產業化,大中小學每個階段的教育重心應該有所側重。此外,要特別注重加強道德和人文素養的教育,在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真正全面的創新型人才。
“要提升教育質量,還需關注細節問題。比如說,現在我們當地缺教師,語文教師可能還要教數學等多個學科,這樣的教學情況,怎么提升教育質量?”諾爾德諾爾表示,“所以,要加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投入,配備更多的教師。”
把教育的質量提升上去,對這一點代表委員有很高的期望。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侯一平認為,對提升教育質量,目前包括國家教育規劃綱要以及教育部的相關文件,都已經有了明確的要求,下一步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著力于怎么落實好這些要求,在具體細節上提升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