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議取消與高考重復的學業水平考試”
沖上了熱搜榜
據九派新聞消息,全國人大代表張瓊麗是湖北恩施高中一名政治教師,今年她關注與中小學生息息相關的領域,提出關于進一步優化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的建議。
在高考之外,普通高中還有一項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必須合格才能順利畢業。這項考試包含了13科,即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張瓊麗表示,這其中有6門是高考科目,“實際上是重復的,學生既要參加高考,又要參加合格性考試。”
張瓊麗說,“老師課業負擔本來就重,還要組織監考,感覺就像是在考試之間疲于奔命。對于學生而言,合格性考試的難度其實很低,學生不是很重視,價值也不是很大。”因此,她建議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進一步優化,取消普通高中學生已選6門高考科目的學考。
除了大家關心的高中學考方面
還有不少大中小學生相關的熱點議題
受到廣泛關注
1
建議預制菜進學校
必須審慎對待
“預制菜是新興事物,在某些領域和場合可以合理應用,但不可泛濫。”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帶來了一份提案,呼吁應審慎推行預制菜,保護傳統美食文化。
“中華美食是中華民族的世界名片,不應該因為千人一面般的預制菜而被溫水煮青蛙式地泯滅。強制標準的缺失,導致推行預制菜的法制條件不成熟。技術條件的限制,導致技術經濟成本難以被消費市場接受,因為必須全冷鏈、全封閉運營,才能保證食品安全,而這必然導致成本上升。”丁佐宏認為,要切實保障社會大眾對于預制菜消費的告知權與選擇權。
同時,預制菜進學校、進社區須謹慎而為。在統一國標形成之前,預制菜進學校或社區必須審慎對待,嚴把質量關。相關部門要增加學生家長代表或社區居民代表的意見聽取及投票環節,實行一票否決制。
2
建議逐步推進
幼兒教育普及免費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教社副主任李國華建議,推進我國幼教從“普及普惠”到“普及免費”,免除幼兒園階段的保教費,可繼續收取餐費、幼兒用品費,為其逐步納入義務教育打下基礎。
提案指出,當前,我國人口形勢發生了重要轉變。2023年,新生人口數量已不足1000萬。2022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8.92萬所,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1.90%。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地區停止招聘幼教老師,縮減編制,還有不少幼托機構因招生不足,出現關、停、并、轉的情況。
“幼兒教育目前面臨的問題正是一個契機,應全面推動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幼兒教育普及免費。”
3
建議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學生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楊揚帶來了一份《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發揮體育強心作用、保障學生體育活動的提案》。
楊揚提出七點建議:
1.切實落實“學生校內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相關要求,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對此建議納入學校領導績效考核;
2.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孩子;
3.加強體育教師培訓;
4.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體育心理課程;
5.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設計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
6.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家長會、社區活動等形式,向家長和社會普及體育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7.加大鄉村學校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教育關注和支持力度。
4
建議中小學生每天
都有一節體育課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旭表示:對于青少年而言,更要重視體育健康教育,建議中小學校能夠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多一個體育場館,也許就少建一個醫院。有好的體育運動,它不但培養人良好的健康體質,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培養人的抗挫折能力、競爭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包括規則意識。
5
建議把基礎教育12年學制縮短至9年
全國政協委員、青年創業導師洪明基呼吁教育改革,建議把基礎教育12年學制縮短到9年,其中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孩子們6歲可以上學,15歲可以高中畢業,19歲大學畢業后,愛學習的學生繼續深造,不愛學習的則進入社會,結婚生娃和事業發展互不沖突。另外,洪明基還建議推廣嵌入式幼兒園,由政府和企業合作,在工作園區設置幼兒園,只要員工在附近企業上班,孩子都能入園,且不限戶籍,不看房產。家長上班把孩子帶過來,下班再把孩子帶回家,這種模式可以讓更多員工“帶娃上班兩不誤”,方便又安全,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