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兩會專題 > 正文

2019年全國兩會熱點提案解讀,兩會熱點話題點評

更新:2023-09-14 07:35:23 高考升學網

過去的一年,黨和國家事業再開新局,特別是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發出了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動員令。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在此背景下,今年兩會如何共商發展大計,各方矚目。

今日起,人民網兩會熱點調查上線,就公眾關心的18個熱點問題展開網上調查。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從2002年開始,人民網連續18年在全國兩會召開前通過在線調查請網友投票建言,僅去年就吸引超過400萬人次參與。隨著關注度的逐年升溫,人民網兩會調查已成為兩會期間媒體報道、評論乃至官方決策的重要參考。

10大熱詞等你選出

此次調查推出前,人民網邀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社科院等單位多位專家召開研討會,結合一年來黨和國家重要會議精神、社會民生重大事件,最終確定社會保障、正風反腐、健康中國、脫貧攻堅、依法治國等18個候選熱詞,大家可從中選擇最關心的10大熱詞。

線上線下互為補充

今年的兩會調查組織線上線下聯動。

春節前后,人民網總部與地方公司聯動,超過20個地方頻道的數十位記者行走大江南北、穿梭大街小巷,用鏡頭記錄各地群眾對今年全國兩會最想說的話。

街采視頻將在2月20日左右推出,屆時將帶來老百姓鮮活、親切的兩會心愿。

調查數據“活起來”

今年,兩會調查將完善數據結果的可視化、視頻化,為有關部門和廣大網友提供更為直觀、生動的數據新聞產品。

在去年基礎上,今年將充分運用動畫等表現形式,不僅展示18個候選熱詞的參與熱度,還將對熱門問題作重點分析,讓數據“活起來”、“動起來”。

將熱點問題帶入兩會會場

今年兩會召開期間,人民網記者將把調查結果和網友心聲帶到會場、帶給代表委員,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調查有終點,追問不止步。社保領域改革進展、如何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收入分配的改革方向……圍繞兩會調查反映出的問題,人民網將在兩會期間繼續尋找答案,并進行深入解讀。

下面為大家提供登錄入口,請選擇你最關心的熱詞,然后進入分調查頁面就熱點問題具體作答,還可寫下對今年兩會的期待;另外也可通過人民網法人微博投票或互動留言。

事件:全國“兩會”將于3月3日、3月5日召開。此前一個多月,地方“兩會”率先舉行。截至1月31日,除了山東(將于2月中旬召開),其余30省市兩會已全部開完。

核心結論:總體看,各地兩會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基調,政策將穩字當頭、牢守底線、保持定力,要確保增長穩,也要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盡顯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尤其是強化了逆周期調節。

看點1:超7成省份下調GDP增速目標,經濟下行壓力凸顯。2018年各省市GDP目標完成情況略不及預期,平均實際GDP低于目標0.3個百分點。,已公布的30個省市GDP增速目標值平均調低了0.4個百分點,其中22個省市下調GDP增長目標,4個持平,4個上調。維持年度觀點,我們預計,GDP增速上半年將逐步回落、下半年走平,全年累計增速6.3%左右,當季增速則不排除跌至6%,二季度壓力最大。

看點2:穩經濟尚需穩基建,各省基建將全面發力。基建投資是地方兩會的一大亮點,方向上,除了傳統的“鐵公機”(尤其是軌道交通),建議重點關注如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區域上,我國基建補短板將進入第二階段,將從中西部和農村擴散至東部沿海地區。

看點3:地產調控“以穩為主”但會差異化放松,棚改則有所降溫。多省透露出房地產市場調控“以穩為主”的政策思路,除遼寧、江蘇棚改計劃目標小幅上升外,多數省份大幅下調。我們認為, 我國房地產仍屬調控周期、不會全面放松,但各地會結構化、差異化、區域化放松。

看點4:穩就業成“頭等大事”。各省市均把穩就業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我們的“三主線輪動”就業跟蹤框架也顯示,我國就業確實不容樂觀。

看點5:向改革要活力,國企改革、財稅金融改革有望突破。超過一半以上的省市強調“國有企業改革”和“財政金融改革”的重要性,部分省市還提出了諸如電力、能源、醫療等領域適應本地區發展的其他改革要點。

看點6:新經濟提速,關注新基建等四大方向。兩會透露出各地支持和引導“新經濟”相關行業發展的決心,主要體現在新型基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發展、鼓勵科技創新等四方面。

看點7:關注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改革和農村消費升級可期。各省市鄉村振興均聚焦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公路、配電網、物流等)。再結合多部委已出臺 “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政策,建議關注農村消費。

看點8:多措并舉穩民企,民企盈利有望再提升。各地釋放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信號,再考慮到最近央行等頒發的一系列民企紓困的舉措,民企融資和營商環境有望迎來好轉,民企盈利也有望再提速。

風險提示:1、經濟下行幅度超預期;2、政策效果不及預期。

正文如下:

看點1:超7成省份下調GDP增速目標,凸顯經濟下行壓力

2018年,各省市GDP目標完成情況略不及預期。除山東省外,其余30省市2018年實際GDP增速平均低于目標值0.3個百分點,不及目標和超過目標的省市幾乎各占一半。在30個省市中,共14個省市2018年實際GDP高于目標值,其中河南省超過目標值幅度最高,為1%;共16個省市2018實際GDP不及目標值,其中重慶市低于目標值幅度最高,為-2.5%。

GDP增速目標,30個省份中22個下調、4個持平和4個上調。除山東省外,其余30個省市GDP增速目標值平均調低0.4個百分點,22個省市主動下調GDP增長目標,僅4個持平(四川、河北、甘肅、云南),4個上調(湖北、河南、遼寧、海南)。其中遼寧省GDP目標增速由2018年的6.5%調制的8.0%,上調1.5%,幅度最大;重慶市由8.5%下調至6.0%,下調2.5%,經濟下行壓力最大。

在我們的年度報告《尋找超預期??宏觀經濟展望》中,我們提示到,考慮到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經濟基本面的下行,市場對經濟產生一致悲觀預期。維持我們的年度觀點,GDP增速上半年將逐步回落、下半年走平,全年累計增速6.3%左右,當季增速則有可能跌至6%,二季度壓力最大。分項看,投資繼續回落(基建將企穩回升),消費難以走高,貿易仍是拖累(出口大概率負增)。

看點2:穩經濟尚需穩基建,各省基建將全面發力

鑒于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短期內尚離不開作為逆周期穩定器的基建投資。由此不難理解,基建投資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大亮點。維持我們的年度觀點,我國基建補短板將進入第二階段,將從中西部和農村擴散至東部沿海地區;方向上,除了傳統的“鐵公機”(尤其是軌道交通),建議重點關注如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

具體基建項目上看,不僅包括鐵路、橋梁、機場建設等傳統“鐵公機”項目,也包括關乎農業民生的大型水利、能源項目(如四川省提出“開工建設江家口、龍塘等大型水庫”,河南省提出“建成鄂安滄輸氣管道濮陽支線等能源項目”等),以及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如上海市繼續規劃10號線二期、14號線、15號線、18號線一期等地鐵項目,浙江省提出“構建省域、市域、城區‘三個1小時’交通圈”等)。

看點3:地產調控以穩為主但會差異化放松,棚改有所降溫

多個省市均體現了房地產市場調控“以穩為主”的政策思路,再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我國房地產仍屬調控周期、不會全面放松、仍會控房價,但也會結構化、差異化、區域化放松。具體來看:一二線城市需求較為旺盛且以剛需為主,大概率著重保障剛需,例如增加保障房和租賃房供給。三四線城市伴隨棚改規模的收縮和貨幣化安置比例的下降,地產需求趨于回落,具備放松調控的條件,但大概率會“因城施策”,例如對前期棚改規模較大、未來大幅收縮的地區,土地財政依賴度較高、土地流拍率較高的地區,以及住宅庫存增加、人口凈流出的地區進行結構化放松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省份下調了棚改目標。近兩年,三四線地產需求的旺盛和房價的高漲,主要與棚改規模的擴大和貨幣化安置比例的提升有關。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國棚改已開工616萬套,超額完成2018年580萬套的總目標。但其實2017年以來,各地棚改規模處于總體回落趨勢。本次地方兩會中,除遼寧、江蘇棚改計劃目標小幅上升外,多數省份大幅下調,三地降幅甚至超過50%(如北京計劃下降51%,河南計劃下降70%,山西計劃下降74%)。我們預計,伴隨棚改刺激的消退,三四線城市需求將有所降溫。

看點4:穩就業成“頭等大事”,就業政策有三大方向

穩就業成各地的“頭等大事”,也凸顯了就業形勢嚴峻。地方兩會均強調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推動就業創業、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等等。的確,根據我們在前期報告《尋找更靠譜的就業指標:一個“三主線輪動”的跟蹤框架》提出的就業跟蹤框架,前瞻指標指向就業市場面臨的壓力總體較高,表現為工業企業盈利增速趨勢下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期末參保人數增速趨勢下行,我國城鎮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降幅收窄,未來領取失業保險的人數可能仍要增多。同時,若從崗位供求狀況來看,雖然當前崗位招聘需求總體大于市場求職申請人數,但事實上與2017年相比,2018年就業市場景氣程度明顯回落,預計景氣度回落趨勢在或將延續。

各地關注重點人群就業以及職業技能提升。我國已將“穩就業”置于“六個穩”之首,且2018年底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以及“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從重點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大部分地區均順應這一號召,“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方向上存在三個特點:第一,重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第二,將就業和創業聯系起來,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第三,強化職業技能提升,并提倡運用“互聯網+”等手段實現更加靈活的就業。

看點5:向改革要活力,國企改革、財稅金融改革有望突破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383項改革方案;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隨著政府高層、官方規劃相繼強調改革的戰略重要性,各方對改革的期許愈發強烈。維持我們年度報告的觀點,國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資本深化等改革方向值得關注。

對應到本次各省兩會,多省提出重點領域改革任務,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省市強調“國有企業改革”和“財政金融改革”的重要性。除以上兩點外,部分省市還提出了適應本地區發展的其他改革要點,如四川省“電力體制改革”、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試點”、黑龍江省“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河北省“加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我們認為,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有望“倒逼”各項制度改革進程,從而提升各市場主體的活力。

看點6:新經濟提速,關注新基建等四大方向

新經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是未來帶動我國經濟回升的一大重要推動力。2018年底閉幕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據來看,2018年以來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走高也與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密不可分,背后的主因大概率是技術改造和新舊動能轉換。往后看,技改力度的加大也將托底的制造業投資增速。

具體到各個省份,兩會透露出各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新經濟”相關行業發展的決心,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側重基建方面,加強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并著力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三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發展,如智能家電、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16.600,0.21,1.28%)、新材料、現代醫療醫藥、高端裝備、數字創意等。四是鼓勵科技創新,包括而不限于建設科技創新基地、人才引進計劃、新建科技企業與傳統企業信息化改造目標等。

看點7:關注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改革和農村消費升級可期

鄉村振興被擺在突出的位置上,綜合來看,各省將集中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包括改造廁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等;二是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包括完善公路、配電網、物流、其他綜合服務平臺等。對應地,我們認為農村的改造需求將提升環保和建筑類公司的訂單需求,可能是增量需求的一部分。此外,發改委1月29日發布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其中提到“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拉動城鄉消費聯動發展”,鄉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有助于挖掘農村網購和旅游的消費潛力,從而帶動全國消費的增長。

看點8:多措并舉穩民企,民企盈利有望再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2018年10月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諸多利好民企的政策:包括央行的定向降準、擴充合格擔保品范圍、MPA新增臨時性專項考核、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口徑調整,央行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券商資管計劃和地方政府紓困基金雙管齊下等。在就業方面,國家也非常重視小微企業的就業穩定,例如2018年12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要求鼓勵各地優先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低費率的擔保支持,提高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可分別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和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在政策“呵護”下,民企盈利情況也開始有了一定的好轉。截至2018年12月,規上國企利潤增速為12.6%(2017年同期為45.1%),僅高出民企0.7個百分點。歸因看,應是與 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去產能開始放緩、去杠桿轉為穩杠桿,加之國家多措并舉穩民企有關。

具體到各省兩會,各地明顯透露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信號。例如四川省“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0條措施”、河北省“實施民營經濟‘百千萬’提升工程”、河南省提出“消除民營企業在準入許可、工程投標、銀行融資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吉林省“落實民營經濟發展40條和配套政策”、陜西省“推動省級創新平臺向民企開放”等。我們預計隨著財政、貨幣政策的雙管齊下,疊加各種制度建設的完善,民企融資渠道有望進一步被拓寬,營商環境有望迎來改善,民企盈利也有望進一步提速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

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

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

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选AV免费 | 中文字幕一级网址 |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