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關于脫貧相關提案最新政策解讀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
這不是張近東在兩會上第一次獻言精準扶貧。在張近東15年履職全國政協委員期間,他8次聚焦農村、農民議題,始終聚焦精準扶貧。“不但扶今日、更要扶永久”已成為張近東的扶貧“課題”,他認為防止脫貧農民返貧更值得思考。
張近東表示,當前的電商扶貧模式還不夠精準,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建設不足,對于貧困戶持續“造血”致富功能還有待加強。他建議,政府要加強對貧困縣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并將扶貧方式從捐贈扶貧、銷售扶貧向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及集體經濟增收扶貧等模式轉移。
蘇寧易購助力湖南中方葡萄銷售
“要打好精準扶貧,必須要聚焦三件事:一是推動產品上行,讓電子商務直通田間地頭,精準造福農村;二是要與農戶對接,幫助他們提升產品品質,實現產品品牌化、規模化經營;三是要深化渠道下沉,讓品質生活進村入戶,精準造福農民生活。”張近東說道。
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國務院做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部署。目前精準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貧困人口不斷減少,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觀,但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還存在一些尚需重視的問題:一是國家扶貧政策的銜接和落實存在很多困難。二是國家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管亟待加強。三是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仍然突出。四是易地搬遷脫貧中的問題依舊不少。
為此,建議:
1.做好農村低保與精準扶貧的有效銜接。做好扶貧數據與民政數據的銜接,低保提標核查要與精準扶貧對象的認定同步,實行系統對接、數據共享,掌握新增和退出低保數據、脫貧和返貧數據。國家對扶貧標準、低保標準應按年度同步制定或調整,使兩項制度相銜接,對于確實無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實行分類集中供養,由中央財政予以補助。
2.建立新型財政扶貧支付管理制度。推廣標的式陽光支付,精準計劃扶貧標的,做到精準投放資金,全程監督使用去向,及時進行成效驗收。加大審計懲處力度,推進審計制度標準化、規范化,對審計扶貧資金支付行為中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為加大懲處力度,保證扶貧資金使用安全。
3.構建積極有效的“因病致貧或返貧”治理機制。在“建檔立卡”基礎上,對“因病致貧或返貧”對象要入戶建卡,建立數據庫,對“因病致貧或返貧”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引導社會組織特別是慈善組織和社工機構積極參與對“因病致貧或返貧”的治理。深化縣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鄉鎮衛生院規范化建設,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鞏固和完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積極推行“醫療下沉”政策。
4.處理好易地搬遷脫貧中的問題與矛盾。整體搬遷應與區域新型城鎮化建設融為一體,改變貧困群眾生活生產的環境和方式。提供公共政策保底,廢棄過時、錯配的政策,調整執行不利、空轉的政策,使國家公共政策資源發揮最優托底效應。對特別重度貧困縣要加大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5.加強對深層次問題的理論研究。加強對農村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穩定的研究,認真總結新一輪農業生產方式、農村土地制度、農村社會組織形態等改革的研究,及時制定和出臺改革政策。加強對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研究,大力發展既有區域資源優勢又適應市場需求的支柱性產業、特色農業產業。
6.加強對貧困村民進行自強精神的宣傳教育。要廣泛開展對貧困村民進行自強精神的宣傳教育,在脫貧攻堅考核中增加考核當地群眾參與度的指標,鼓勵貧困人員樹立誠信、勤勞、感恩的品德,借助精準扶貧給予的支持與自身努力,走上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