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關于國企改革相關提案最新政策解讀
在汽車產業,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一直處于風口浪尖,國有汽車企業之間哪怕簡單的接觸都會引起業內廣泛的討論。在中國汽車市場這樣一個匯集了全球優秀汽車品牌的、競爭充分且激烈的地方,掛有國有名號的企業也更容易被人提出質疑。而在這場以“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為主題的記者會中,我們能清晰看到國有汽車企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和思路。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
3月10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邀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答中外記者提問。
肖亞慶說:“這是五年來最好的一年。”
據介紹,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0萬億元,利潤總額達到了2.9萬億元,比上一年分別增長了14.7%和23.5%。其中,中央企業的營業收入是26.4萬億元,實現利潤1.4萬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了13.3%和15.2%。
這都是五年來最好的一年。
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落實新發展理念,取得了大量的創新成果。去年的國家科技獎勵,中央企業獲獎83項,占全國獎項的35.2%。
中央企業2017年取得的成績,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縮影:
一是圍繞主業、發展實業,實業是中央企業也是國有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突出主業、突出實業是2017年的發展特點;
二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企業帶頭完成去產能任務,壓縮管理層級、提質增效,處置“僵尸企業”和“特困企業”;
三是中央企業向內壓縮成本,運行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肖亞慶強調:
“
這五年,重組效應進一步顯現。特別是去年,中央企業加大了重組力度,先后完成19組36家企業的重組,從物理組合到化學反應,出現了很好的效果。
”肖亞慶表示,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加快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能夠占據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要培育一批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從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來看,盡管中央企業規模都已經不小,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務任重道遠,還需攻堅克難、爬坡過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