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方案提交人大
個稅調整向為民生熱點和“兩會”焦點。本次“兩會”,代表和委員、各路輿論同樣熱衷于個稅調整上。3月7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記者會上稱,在工薪所得項下持續提高減除標準不是個稅改革方向。方案已經提交國務院,按照全國人大立法規范,和國務院要求,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稅法方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個稅調整不是簡單的加減法
個稅調整不是簡單地提高個稅免征額,而是形成逐步完善的個稅新體系。樸素的民生愿景可以理解,但是提高個稅免征額??譬如提高到5000元,中低收入群體或可減少一部分稅負,但對高收入群體或更有利。
而且,全國個稅征收的大盤子萎縮了。以上次個稅調整為例,國家稅收減少了千億元;若免征額提高到5000元,保守估計也會減收千億元。千億元能做什么?等于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去產能改革的職工分流安置。因而,個稅調整不僅是平衡國富與民富的問題,也攸關國家財政的收支平衡。
稅政執行復雜逐步完善
樓繼偉稱,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意味著將部分收入所得按年度進行綜合計征,部分專項因素進入稅前扣除范疇。他舉例稱,比如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扣除,比如基本生活、一套房按揭貸款利息要扣除,比如要撫養一個孩子,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大學階段是可以扣除的,還有贍養,都比較復雜,需要個人收入和財產的信息系統,需要修改相應的稅收征管法。
樓繼偉透露,個稅改革方案提交人大,按照全國人大立法規范和國務院要求,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稅法方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因為稅政、執行都比較復雜,根據條件,先做一些簡單部分,隨著信息系統、征管條件、接受程度來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