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惠民政策 > 正文

新疆殘疾人補助政策及就業保障金計算方法規定

更新:2023-09-16 04:26:15 高考升學網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對象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的認定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參照相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對象為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

補助政策內蒙古殘疾人補助 西藏殘疾人補助 甘肅殘疾人補助
青海殘疾人補助 黑龍江殘疾人補助 新疆殘疾人補助 云南殘疾人補助
廣西殘疾人補助 山西殘疾人補助 吉林殘疾人補助 寧夏殘疾人補助
海南殘疾人補助 江西殘疾人補助 遼寧殘疾人補助 重慶殘疾人補助
福建殘疾人補助 湖南殘疾人補助 陜西殘疾人補助 河南殘疾人補助
貴州殘疾人補助 河北殘疾人補助 天津殘疾人補助 四川殘疾人補助
湖北殘疾人補助 浙江殘疾人補助 江蘇殘疾人補助 山東殘疾人補助
廣東殘疾人補助 上海殘疾人補助 北京殘疾人補助 安徽殘疾人補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下簡稱保障金)的征收使用管理,促進殘疾人就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稅〔2015〕72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以及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保障金征收管理的有關規定,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并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保障金是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繳納的資金。

第三條 保障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殘疾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上注明屬于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的人員,或者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的人員。

第五條保障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應當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審計機關的審計監督。

第二章 征收繳庫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在職職工總人數2%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上述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保障金。

第七條用人單位將殘疾人錄用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用人單位安排1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至2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3級)的人員就業的,按照安排2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用人單位跨地區招用殘疾人的,應當計入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第八條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2%-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季節性用工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計算工時如下:年平均用工人數=季節性用工人數×(用工月數÷12)。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以公式計算結果為準,可以不是整數。

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用人單位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除以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計算。

第九條保障金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縣(市、區)級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沒有分設地方稅務局的縣(市、區),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

第十條 保障金按季申報,按季繳納。

保障金申報按以下程序辦理:

每年2月10日前,用人單位持本單位上年度殘疾職工名單、殘疾職工身份證(復印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復印件)、用人單位與殘疾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為殘疾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清單,上年度本單位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到地稅登記地所在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審核,用人單位報送信息要真實完整。對未在規定時限申報的用人單位,視為未安排殘疾人就業。

縣(市、區)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申報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進行審核認定后,于3月10日前將此信息提供給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審核、確認、匯總后,于3月20日前將匯總信息傳輸至自治區地稅局(國稅局)。

季度終了后15日內,用人單位應向所在地的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申報繳納保障金。在申報時,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經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審核認定的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并提供本單位上年度在職職工人數、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等資料,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根據用人單位申報信息,以及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審核確認的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按照保障金繳納額計算公式,核定用人單位當年應繳納的保障金總額及分季度繳納金額,按季征收。

年度內用人單位信息(單位職工總人數、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如發生變更,應及時向縣(市、區)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以及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申報進行調整。

第十一條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縣(市、區)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定期對用人單位申報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檢查。發現用人單位申報不實、少繳納保障金的,應當催報并追繳保障金。

第十二條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當配合地稅局(國稅局)做好保障金征收工作。

第十三條 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在征收保障金時,應當向用人單位開具稅收票證。

第十四條 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征收的保障金按以下比例就地繳入各級國庫:自治區級40%,地(州、市)級20%,縣(市、區)級40%。

第十五條 稅部門征收保障金時,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通用繳庫書》,預算科目編碼填列為1030142,名稱填列“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入”,預算級次分別填寫“自治區級40%、地(州、市)級20%、縣(市、區)級40%”,收款國庫分別填寫“自治區金庫”、“地(州、市)金庫”和“縣(市、區)金庫”。

征收的保障金在稅收會統核算時,分別統計在《稅收電月報》第279行“其他收入”項目和《入庫稅金明細月報表》第76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項目中,同時在《稅收資金平衡月報表》的“入庫其他收入”、“應征其他收入”、“待征其他收入”項目中反映。

第十六條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要積極采取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方式征繳保障金。

第十七條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征保障金。

第十八條用人單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

用人單位申請減免保障金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1年的保障金應繳額,申請緩繳保障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

批準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的用人單位名單,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每年公告一次。公告內容應當包括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減免或緩繳保障金的主要理由。

具體減免的辦理程序,由自治區財政廳另行規定。

第十九條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標準和時限要求征收保障金,確保保障金及時、足額繳入各級國庫。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減免或緩征保障金,不得自行改變保障金的征收對象、范圍和標準。

第二十一條各縣(市、區)要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及繳納保障金公示制度。

縣(市、區)級地稅局(國稅局)負責每年向社會公布本縣(市、區)用人單位繳納保障金情況。

縣(市、區)殘疾人聯合會負責每年定期向社會公布本縣(市、區)用人單位應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和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

第二十二條 石河子市、圖木舒克市、阿拉爾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鐵門關市、可克達拉市、雙河市、昆玉市等師市合一的地市保障金由同級地稅局(國稅局)負責征收。征收的保障金按自治區10%、地市90%比例,分級次就地繳入各級國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以及兵團所轄墾區內各類機構單位的保障金,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殘疾人聯合會(或其所屬機構)負責征收。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三條保障金納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生活。支持方向包括:

(一)殘疾人職業培訓、職業教育和職業康復支出。

(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提供殘疾人就業服務和組織職業技能競賽(含展能活動)支出。補貼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所需設施設備購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務費用。補貼輔助性就業機構建設和運行費用。

(三)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經營場所租賃、啟動資金、設施設備購置補貼和小額貸款貼息。各種形式就業殘疾人的社會保險繳費補貼和用人單位崗位補貼。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養殖、手工業及其他形式生產勞動。

(四)獎勵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以及為安排殘疾人就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個人。

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按人數依照本地公布的當年單位和職工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的最低標準,對單位負擔部分予以獎勵,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予以安排。

(五)對從事公益性崗位就業、輔助性就業、靈活就業收入達不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的救濟補助。

(六)經縣(市、區)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批準用于促進殘疾人就業和保障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生活等其他支出。

第二十四條地方各級殘疾人聯合會所屬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正常經費開支,由同級財政預算統籌安排。

第二十五條各地要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按照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選擇符合要求的公辦、民辦等各類就業服務機構,承接殘疾人職業培訓、職業教育、職業康復、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等工作。

第二十六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財政部門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保障金用于支持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生活支出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和《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擅自減免保障金或者改變保障金征收范圍、對象和標準的;

(二)隱瞞、坐支應當上繳的保障金的;

(三)滯留、截留、挪用應當上繳的保障金的;

(四)不按照規定的預算級次、預算科目將保障金繳入國庫的;

(五)違反規定使用保障金的;

(六)其他違反國家財政收入管理規定的行為。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保障金的,按照《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由保障金征收機關提交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滯納金按照保障金入庫預算級次繳入國庫。

第二十八條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在保障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本辦法由自治區財政廳會同自治區地方稅務局、自治區國家稅務局、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負責解釋。

最新圖文

達州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8:0:15

廣安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6:0:08

宜賓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7:0:09

南充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7:0:32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偷精品国产五月丁香麻豆 |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电影 | 久久久久久综合岛国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婷婷在线观看 | 先锋亚洲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