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理職業學院 - 學校介紹
-
2006
-
民辦
-
綜合
-
省教育廳
-
專科
-
廣東
-
0個
-
0個
學校簡介
廣東文理職業學院是2006年6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收國家任務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隸屬廣東省教育廳。
學校辦學用地1590畝,建筑面積45.2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圖書館、行政大樓、高標準的學生公寓,高校示范性餐飲中心、藝術館、網球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室內外籃球場、排球場、健身房等。學校秉承“生態文理、人文文理、特色文理、品牌文理”的辦學理念,基礎設施按25000人的辦學規模配套建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常年綠樹成蔭,四季繁花飄香,被譽為千畝生態園林式高等學府,被評為花園式單位。
學校北校區全景圖
學校秉承“生態文理、人文文理、特色文理、品牌文理”的辦學理念,設有9個二級學院,現有學生15867人,教職工108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教師259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461人,雙師型教師366人。同時聘請了32名著名專家、教授為特聘教授和專業帶頭人;每年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使教育教學充滿活力,讓學生拓展視野,提升文化涵養。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累計16人次。人才培養質量位居同類院校領先水平。為支持學校升格為職業本科院校,國家發改委為我校下撥了專項實訓設施建設資金。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粵府〔2023〕92號),將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專科升本科項目(二期)列入職業教育服務重點項目。
學校在建設的“廣東奧克體育中心”,內設“勞麗詩跳水館”
學校高度重視教研與科研工作,設置有“粵西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嶺南文化研究中心”“廉江市電子電器研發中心”“廣東文理發展研究中心”“茗龍茶學研究所”“嶺南廉江紅橙研究所”“建筑設計研究院”“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湛江市綠色精細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并制訂相關政策,對教師取得教研、科研項目及成果給予經費支持與獎勵。近年來,我校教師主持或參與省級立項課題37項。師生在各級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61篇,編寫教材39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32項,其中“太陽能LED廣告牌”“節能印刷機裝置”等十多項已被企業轉化應用。學生參加全國、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200多人次。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致力推進校企合作,建有6個校辦工廠和一大批校外實訓基地,培養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敬業創新精神,特別在組織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近年來就業率達95%以上。
學校一直堅持“三全育人”,打造園林意境生態校園,種植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貴植物3000多種共計20多萬株,山水花木、石橋樓閣,皆是具有審美價值的景觀元素,構成了豐富多彩、意境優美的校園景觀。
學校致力于培育健康、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每年舉行一次大型校園文化藝術節,43個學生社團積極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懂得感恩,善于分享,學會發展。學校“醒獅隊”多次參與社會大型活動;我校學生每年組隊參加“香港國際武術節”“湛江國際龍舟邀請賽”“珠海全國龍舟邀請賽”并取得好成績;組織學生參與“廣東省運動會”“東盟博覽會”“中國國際海洋博覽會”“紅橙旅游文化節”等大型活動擔任志愿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和綜合素質。
按照國務院、省教育廳和學校相關規定,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學生資助體系,通過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及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大學生資助、南粵扶殘助學工程、退役士兵教育資助、校級獎學金、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勤工儉學、學費減免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失學。學校還設立了“ 勞麗詩獎學金”(最高50000元),表彰獎勵品學兼優、創新創業、國際交流和各級職業技能大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
2006年以來,學校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廣東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園林式單位”等榮譽。各級領導和教育界專家多次來校視察,對學校的立體育人環境和人才培養特色非常贊賞。大批德才兼備的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學生、家長、社會給予學校高度評價。
2016年7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胡春華在任廣東省委書記時蒞臨我校考察,對我校的建設和發展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方向正確,建設上檔次、很大氣;專業發展以理工科為主,為廣東省建設所急需的大量理工科人才提供了輸送保障;學校面向全國廣泛招生,有利于不同地區的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和學習,更好地為全國各地培養人才。
“文通理達,格物致知”。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以昂揚的斗志,科學、務實的態度,和“以申促建、以申促改、以申促管、申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求進精神,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以建設特色鮮明的本科職業院校為奮斗目標,致力辦人民滿意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