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職業大學 - 學校介紹
-
1981
-
公辦
-
綜合
-
省政府
-
專科
-
江蘇
-
0個
-
0個
蘇州市職業大學是1981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市屬公辦高職院校,是江蘇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學校前身為創辦于1911年的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和1912年的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學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秉承“勤、勇、忠、信”校訓,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成就教師、成就學生。學校堅持質量為先,堅定精準發展,推動學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協同創新、融合共贏。
學校現有石湖、干將路、吏舍弄、朱家園4個校區。設有12個學院(部),涵蓋電子與信息、裝備制造、財經商貿、文化藝術、教育與體育等專業大類51個招生專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萬余名。專任教師877名,其中正高職稱71名,副高以上職稱379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比86.2%。現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83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獎1人,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對象1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1名,國家級技術能手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2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0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5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0個。
學校以培養面向產業高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己任,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重點和社會對緊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人才培養特色。現有教育部重點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高等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2個,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A類項目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9個。主持建成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獲批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2門、“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11本,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典型案例1個。現有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省級在線精品課程16門。獲教學能力大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三等獎11項,省級一等獎41項,技能競賽成績居于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學校大力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建有集教學、培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實踐教學場所319個,其中教育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訓基地5個;與地方政府開展人才培養、技術服務、文化研究等合作,與上海華夏經濟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濟人工智能蘇州研究院、江蘇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10個項目;聯合復旦大學和長電科技牽頭成立“全國先進半導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牽頭組建“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教融合體”,入選首批國家級產教聯合體;牽頭成立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現代光電、人工智能、機械行業智能機器人4個職業教育集團,與蘇州領軍企業和行業組織共建企業(行業、產業)學院29個,掛牌校外實訓基地361個。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學校堅持將科技創新與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緊密結合,堅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社會服務協同推進。現有國家級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1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研究基地)7個,市級重點實驗室(服務平臺)8個。近五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11項;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2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授權發明專利147項,實用新型專利589項。
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有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大運河(江蘇段)文旅融合研究協同創新基地、石湖智庫等研究院所,在多個領域為地方經濟建設、政府決策和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并承擔課題研究,為吳地文化傳承保護、絲綢工藝傳承與創新、蘇州古城墻恢復重建、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產業經濟發展等作出了重要貢獻。石湖智庫通過“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4A級評定,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名單,榮獲2023年度CTTI智庫建設最佳案例和優秀成果獎,是唯一一所高職院校智庫入選。
學校持續打造質量水平更優、社會貢獻更大、群眾認可度更高的高等繼續教育。建設國家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江蘇省高校銀齡學習中心、蘇州市社會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等,社會專項專題類培訓對象年均超過30000人次。聚焦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創建“智學蘇州”智慧教育公平服務平臺、蘇州市民學習地圖和數字鄉村服務資源池,近五年老年教育、社區教育項目惠及600余萬市民,全民學習型各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向市民開展終身學習覆蓋率超過90%,先后獲評教育部社區教育“能者為師”特色課程和“智慧助老”優質工作案例,入選教育部2023年學習型社會建設重點任務建設名單。
學校主動融入國家教育對外開放和江蘇經濟國際化戰略,為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現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中澳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會計專業項目是江蘇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工程。入選江蘇外國留學生優才計劃、江蘇德國職業教育合作聯盟、“十四五”江蘇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專業等省級品牌項目。成立中巴經濟走廊文化交流中心、東南亞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南非亨通智能制造學院、馬來西亞工業機器人學院、霍姆斯格蘭學院蘇州發展中心,當選職業教育國際化協同發展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獲批江蘇省教育廳鄭和學院項目,開展中外職業教育交流。在江蘇高校對外合作與交流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中獲評A等次,辦學案例多次入選《江蘇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校企共育海外技能人才做法在國內多所院校推廣應用。開展意大利威尼斯、剛果布黑角等友城項目,助力中外友城友誼。
學校入選教育部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校、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榮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首批江蘇省文明校園、首批江蘇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首批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紅十字示范學校、江蘇省高校檔案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進集體、江蘇省智慧校園示范校、江蘇省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涉外辦學先進單位、江蘇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優秀單位、江蘇省社會教育先進集體等稱號,連續獲評中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中國職業院校智慧校園50強,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管理30強、中國高校產教融合50強、服務貢獻卓越高等職業學校50強等榮譽。
(相關數據截止至2024年3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