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科技學院 - 學校介紹
-
2002
-
民辦
-
理工
-
省教育廳
-
本科
-
遼寧
-
0個
-
0個
大連科技學院簡介
大連科技學院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旅順經濟開發區大學城內,其前身是2002年組建的大連交通大學(原大連鐵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省屬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獲批為遼寧省向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9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始終將培育和打造辦學特色作為立校強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創辦人高智先生就提出“勤勞、智慧、勇敢、意志、信譽、責任、包容、感恩”的校訓,經過多年摸索,辦學特色初步顯現,即構建“135”黨建格局,實施“三大工程”,踐行“大科精神”;實施PEIM教育,深化協同育人,推進科教融匯。
學校現有機械工程學院、交通與電氣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應用技術職業學院7個二級學院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部、體育部、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5個教學單位。學校現設34個本科專業,4個專科專業,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基本格局。
目前,學校已成為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建設院校、工信部首批100個“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范實踐基地”、遼寧省首批“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遼寧省第二批“省級創新創業學院”、2023年度遼寧省省級眾創空間;全國民辦學校首批黨建特色項目建設基地、遼寧省優秀民辦高校、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大連市民辦教育黨建工作示范校。近年來,學校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本科16項、職教8項;省一流專業3個,省一流課程44門,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門;省級優秀本科教材7部,省級職業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2部;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省級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3個,省就業創業大數據研發中心1個。
學校堅定不移推進教育國際化,積極落實開放辦學戰略。學校圍繞海智基地建設、推進國際交流、參與國際產學研交流、推進中國文化傳播等四個維度,全方位開展教學、師資、人才培養和科研教研國際化工作。目前,學校與65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組織教職工、學生與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高校開展國際交流活動,開拓師生國際視野、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學校建有中韓海智工作基地,并于2022年獲評“大連市科協海智工作基地”。學校現有聯合培養、交換學習、短期交流訪問等各類學生海外交流項目,年平均選派規模達200余人次。
學校辦學條件逐步完善。學校現有土地面積78.88萬㎡,建筑面積29.59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687.25萬元,館藏圖書102.56萬冊。學校重視信息化建設,努力構建智慧校園,校園網萬兆骨干、千兆到樓、百兆到桌面,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學校建有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實驗實訓中心(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等103個實驗實訓場所;與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大連站、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連市旅順口區人民法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為學生搭建優質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共建校外實習基地118個。
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學校現有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占比39.09%,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比86.07%,具備專業(行業)職業資格和任職經歷的“雙師雙能型”專業課教師148人,有29人次分別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級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興遼英才、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層次、大連市青年才俊等榮譽稱號。學校已獲批遼寧省優秀網絡育人名師工作室、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遼寧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學校加快高水平科技成果產出。學校大力推進有組織科研,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培育,注重高層次科研平臺搭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踐行高校服務社會職能,以提升民眾科學素養為己任,廣泛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普知識進校園”科普活動。獲批遼寧省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遼寧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1個,大連市科普基地1個,獲得大連市科協主辦“科普進校園品牌”支持單位等榮譽。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地企融合發展的合作路徑,促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獲批立項建設工業與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專精特新產業學院1個,獲批工業與信息化部首批產教融合產業實踐教授2人,與政府部門簽訂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個,簽訂校企合作聯盟26個,建立優質企業資源庫108家。
學校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學校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有集創新實踐和創業孵化為一體的PEIM新教育實踐中心等校內訓練場所8000余平米,校政企協同創業孵化基地20000余平米。擁有專業教授、產業教授、創業導師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200余人,包含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業導師、科技部科技創業導師、人社部創業導師、全國高校創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遼寧省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30余人。實施“國創計劃”以來,累計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獎勵1500余項,曾多次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得賽區金獎,獲獎總數位居遼寧省民辦高校前列。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聲譽持續提升。近五年本科畢業生15700余人,平均初次就業率為90.98%,位于遼寧省民辦高校前列。學校相繼與沈陽鐵路局、杭州地鐵、沈陽地鐵、大連地鐵、大連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機車廠等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實行訂單式培養,并作為儲備干部。在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發布的榜單中,學校位居2022校友會中國民辦大學排名I類20強第13位,榮膺六星級頂尖應用型大學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