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學校介紹
-
1974
-
公辦
-
理工
-
自治區政府
-
專科
-
新疆
-
0個
-
0個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概況
一、歷史沿革
學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農七師師范學校,歷經5校合并,7次更名,2012年,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學院轉型為一所獨立設置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20年11月獲批第二批自治區優質高等職業學院建設計劃項目單位。2021年6月,自治區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區域職業教育高地的工作方案》,學院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經過五十年發展,培養了各類學生9萬余名,為新疆和伊犁州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曾先后獲得“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第三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全國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全國頂崗實習管理優秀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項目“第二批實驗校”等榮譽稱號。
二、基本情況
學院布局為“一主一區一基地”,即1個主校區、1個特色校區、1個產教融合基地。占地面積1411.25畝,校舍面積47.23萬平方米。教職工659人,其中專任教師558人;副高級以上職稱127人,特聘教授27人,客座教授60人,產業教授11人,柔性引才21人次。在籍在冊學生19959人。近五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
學院設有高職專業41個,與塔里木大學、新疆財經大學聯辦“4+0”園林技術、“3+2”旅游管理本科專業2個。學院積極對接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不斷調整專業結構,構建“4321”專業群布局(4個自治區重點骨干專業群、3個學院重點專業群、2個特色專業群、1個培育專業群),建有132個校內實習實訓室和140余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圖書107.7萬冊。
三、主要成果
近三年,學院師生獲得自治區級及以上成果1315項,其中國家級232項,自治區級1083項,形成了以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學院自主研發的“天山祥云”“天山霞光”抗寒月季新品種分獲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銅獎;兩個產教融合案例代表自治區參加“世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博覽會”;郭潤華教授獲評全國第六屆黃炎培杰出教師獎,被納入自治州“伊犁英才”專家工作室并授予“優秀專家工作室”;何歡歡副教授獲批自治區“天山英才”“新疆工匠”;周鈺教授獲批自治區天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隋云吉教師團隊獲得自治區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培育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