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學校介紹
-
2006
-
民辦
-
綜合
-
省教育廳
-
本科
-
四川
-
0個
-
0個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是2006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四川大學和四川旭峰實業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是四川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有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四川省首批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四川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學校連續多年位居校友會網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第1位。
學校傳承百年川大底蘊,涵養千年東坡文脈,以“創全國一流本科大學,建中國式的小常青藤”為辦學目標,踐行“學生為本、通專并重、知行合一、教學相長”的辦學理念,恪守“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校訓,弘揚“以人為本,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錦江精神。
學校現設12個二級學院、4個產業學院,40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7大學科門類。現有四川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四川省地方高校應用型示范專業、四川省民辦高校特色(骨干)專業9個,四川省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四川省民辦高校重點特色專業提升計劃項目6項。在軟科2023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上榜專業數”名列四川省同類高校前茅。
學校堅持打造“金課”,提升課程質量,現有四川省一流課程、應用型示范課程、創新創業示范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省級課程26門,“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2個、標桿院系1個。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獲批四川省教改項目、四川省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等省級教改項目19項,獲四川省教學成果獎多項。
學校注重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建有建筑信息與仿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76個實驗中心和實驗室,以及商科、融媒體、文化創意等校內實訓基地,與瀘州老窖、寧江機床集團、四川華西集團等企事業單位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70余個。學校獲批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四川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示范基地2個,四川省創新性實驗項目1個。
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與科大訊飛、用友新道、京東等知名企業合作,聯合開展人工智能、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眉山市共建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圍繞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培養應用型智能制造專業人才。與通威太陽能、德恩精工、信利高端顯示等15家優質企業聯合建有“新工科”人才技能實訓平臺,開展新型“師徒制”人才培養。牽頭成立了瀘州老窖、水井坊、四川食品研究院等30余家酒企、科研單位參與的“釀酒工程人才與技術產學研創新戰略聯盟”。
學校開設“錦江大講堂”名家講壇,邀請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營造學術氛圍,開闊學生視野。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外交部原副部長周文重、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錫祥、著名歷史學家錢乘旦、著名哲學家陳來、新西蘭皇家科學院杰出院士伊恩?普爾教授、德國總統科技顧問馬克斯?多曼教授等百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先后做客“錦江大講堂”。
學校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現有在校生22300余人,面向全國招生。近年來,生源質量穩步提升,在四川省普通類本科二批次錄取中,調檔線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學生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內外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615項,其中在“挑戰杯”競賽中多次名列四川省參賽高校前10位,并兩次捧得全省“優勝杯”(全省前7位)。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113項、省級255項。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入選四川省首批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8%。學生深造率居同類院校前列,共有2900余名學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等國內外知名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100余名學生被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
學校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現有專任教師1000余人,其中90%以上具有研究生學歷,1/3以上為副教授、教授。有教育部教指委委員、四川省教指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突出貢獻專家、全國模范教師、四川省教學名師、高校“寶鋼獎”優秀教師56人次。
學校強化科研管理、打造創新團隊、構建科研平臺、重獎優秀成果。近年來,學校獲批省級科研平臺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1個(四川省民辦高校首個)。獲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7項,其中,四川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四川省民辦高校唯一)。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四川省社科基金項目、四川省科技廳科研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市級科研項目75項。教職工發表SCI、EI等高水平科研論文156篇,獲得各類專利授權、軟件著作權360項。
學校重視國際化辦學,先后與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開展了“2+2”、“3+1”本科人才聯合培養項目,“3+1+1”、“3+2”、“4+2”等本碩聯合培養項目,以及“3+1”、“3+1+1”專升本、專本碩連讀項目。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短期出國交流項目,如交換生、暑期赴美帶薪實習、出國夏令營、冬令營等項目。搭建“錦江東方論壇”國際交流平臺,每年舉辦學術年會。
學校位于成都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眉山市,校園占地1200余畝,按人文化、生態化、數字化理念規劃建設。師生教學科研、學習生活設施完備、便利。高標準建設有教學樓群、實驗樓群、大禮堂、學術會堂、體育場館、學生食堂、健身中心、景觀公園等,有一站式學生社區、學生辦事大廳。校園環境美輪美奐、景色宜人,是求學的理想園地。
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全國一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學生獲獎(2021-2023)
2021年-2023年,我校學生在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累計獲得1757個獎項,主要獲獎項目如下: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原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2項,省賽金獎4項、銀獎6項、銅獎63項。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三等獎2項,省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13項。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賽金獎1項、銀獎5項、銅獎5項。
?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創新大賽國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
?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國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省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
?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國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際貿易競賽國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國賽二等獎1項;省賽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5項。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賽二等獎1項;省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
?“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國賽三等獎13項;省賽一等獎24項、二等獎85項,三等獎229項。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賽三等獎4項;省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賽三等獎1項;省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9項。
?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省賽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2項。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7項。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省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省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