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高考升學網 > 院校庫 > 河海大學 更新時間  2024-05-20 14:38:39

河海大學江蘇

本科 雙一流 211 理工

進入官方網站>> 招生電話:025-58099483,400-025-1915

河海大學 - 學校介紹
  • 1915

  • 公辦

  • 理工

  • 教育部

  • 本科

  • 江蘇

  • 61個

  • 18個

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百余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雙一流”建設以及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來,學校在治水興邦的奮斗歷程中發展壯大,被譽為“水利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占地面積2464畝。 河海大學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開創了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張聞天、沈澤民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學,并從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與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學土木工程系(后歷經江蘇大學工學院土木系、中央大學工學院水利組、中央大學水利系、南京大學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組建華東水利學院,錢正英為首任院長。1960年,學校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鄧小平同志題寫了校名。 學校設有水文水資源學院、水利水電學院、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環境學院、能源與電氣學院、信息學部(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力學與材料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與遙感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海洋學院、理學院、數學學院、商學院(含經濟與金融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系、新能源學院、水土保持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籌)、河海里爾學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等專業院系和大禹學院(拔尖人才培養學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現有各類學歷教育學生5萬余名,其中研究生16025人,普通本科生20925人,留學生1364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3548名,具有高級職稱的1611名;現有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88人次,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0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計劃培養對象逾600人次。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國家級創新團隊8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省級創新團隊26個。 學校是國家首批授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入圍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工程學、環境/生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農業科學、化學、社會科學總論、數學等9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世界排名前1‰。在學科評估中,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保持領先。學校共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9個學科門類。共有73個本科專業。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務實重行的教育傳統,培養了25萬余名畢業生。以“寬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為導向,學校大力推進一流本科建設,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7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2門,入選首批國家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1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項。研究生教育以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創新人才為目標,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形成了規模穩步擴大、布局結構更加優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教育新格局,在江蘇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綜合評價中連續三年獲評A等。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高層次科研創新平臺,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行業需求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擁有水災害防御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含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和4個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以保障國家水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在水旱災害防御、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河湖生態環境治理、智慧水利建設、新能源開發等重點領域,緊密結合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南水電開發、流域綜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設管理,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層面重點、重大研究計劃和科研項目,實現一系列引領性、原創性和標志性成果產出。2010年以來,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0項,部省級科技成果獎900余項。 學校大力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是國家首批授權可授予外國留學生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高校,已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數千名各類人才,與40多個國家(地區)的120余所大學、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近年來,學校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走出去”戰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我國海外工程企業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撐。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訓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朝著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昂首邁進,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 精品97免费公开视频 | 日本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伊人激情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