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師范學院 - 學校介紹
-
1959
-
公辦
-
綜合
-
省政府
-
本科
-
甘肅
-
9個
-
0個
天水師范學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師范高等?茖W校升格為天水師范學院,2013年開始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2015年被甘肅省列為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8年被國務院學位辦列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2年被確定為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和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重點支持院校。2023年1月天水師范學院更名大學列入甘肅省“十四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
【辦學思路與目標】學校秉承“明德、新民、至善”的校訓和“困境中求生存,奮斗中謀發展”的師院精神,立足自身實際,緊跟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步伐,初步形成了教師教育、工程技術、商務管理、文化體藝四大類應用型專業群,明確了立足隴東南、服務甘肅省、走向全中國的辦學定位和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需求、主動接受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思路,確定了建設師范特色鮮明的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
【院系設置】學校下設1個書院、18個二級學院,64個教學系(部)。
【辦學條件】學校館藏圖書279萬冊,中外文期刊1174種,數據庫30種;教學儀器設備值3.03億元,固定資產10.41億元。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1417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1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793人。師資隊伍中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2個、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扶持計劃人選等12人;有甘肅省領軍人才、優秀專家、飛天學者、師德標兵、園丁獎獲得者、教學名師、四個一批人才、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隴原青年創新人才扶持計劃人選等100余人。
【學科專業】學,F有中國史、生態學2個甘肅省一流特色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生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和數學等8個省級重點學科。有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涵蓋12個二級學科,有6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教育碩士、電子信息碩士、機械碩士、體育碩士、生物與醫藥碩士、博物館碩士)。有63個本科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F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7門、精品課程2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
【人才培養】學校面向全國26個。ㄊ、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及以上在校生17108人,其中本科生15858人,研究生1250人。已為社會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以基礎教育師資為主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學校建有甘肅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甘肅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近三年來,學生在各類專業競賽中獲國家級獎100余項,省級獎800余項,特別是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甘肅賽區)中,連續六年位列省屬高校第一名;法學專業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三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女子曲棍球隊連續六屆蟬聯“宏奧杯”全國大學生曲棍球錦標賽冠軍;考研率在省屬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科學研究】學校有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14個省級科研機構,1個院士工作站,1個大學科技園。與天水華天電子集團、東旭集團、天瑞重工等企事業單位聯合成立“甘肅省高校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究院”“光電顯示材料研究院”等10余個平臺,聯合攻關技術瓶頸服務產業發展;建成“高加索地區研究中心”“中白生態環境研究所”2個國際合作平臺,圍繞“一帶一路”文化、生態、環境等領域開展研究。
學校先后獲國家級科研獎勵5項。近五年獲甘肅省社科成果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共45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4項;共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65項,其中國家級49項,。ú浚┘149項;出版學術專著140部,授權專利233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等400余篇。主辦的學術刊物《天水師范學院學報》先后多次榮獲“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稱號,“隴右文化研究”欄目多次榮獲“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稱號。
【交流合作】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120余家國內外知名高校、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關系。與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10余所高校建立對口幫扶和合作關系;與英、美、法、德等國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自2003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已培養了來自21個國家的留學生200余名。依托甘肅省農村人才教育培訓基地,累計為區域培養農村新型技能人才6000余人。
【黨建思政】學校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工作全局,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提升學校黨建思政工作質量。持續深化“5251”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獲批黨建“示范院!眲摻▎挝,成功創建2個省級黨建“標桿院系”、4個省級黨建“樣板黨支部”、1個省級標準化先進黨支部,4人獲省級優秀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稱號、4人獲省級“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1人獲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建成集黨史教育、思政教學、紅色文化傳承等綜合功能的紅色文化教育體驗館,成立“紅色文化研究院”,入選首批“甘肅省紅色基因傳承示范校”“甘肅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8年獲首批省級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2023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