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工業智能專業大學排名靠前的大學有:東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沈陽工業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等。
專業排名 | 院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專業軟科等級 |
1 | 東北大學 | 工業智能 | A+ |
2 | 重慶郵電大學 | 工業智能 | A+ |
3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B |
4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B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山東管理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山東 | 綜合 | 488 | 195503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江西 | 理科 | 518 | 54039 |
武漢文理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河北 | 物理 | 463 | 149477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湖南 | 物理 | 484 | 95706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遼寧 | 物理 | 518 | 36660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安徽 | 理科 | 481 | 101878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3 | 重慶 | 物理 | 498 | 41691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3 | 遼寧 | 物理 | 525 | 34033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山東 | 綜合 | 506 | 153962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四川 | 理科 | 501 | 105476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浙江 | 綜合 | 509 | 152213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重慶 | 物理 | 493 | 44017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3 | 浙江 | 綜合 | 580 | 73000 |
山東管理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四川 | 理科 | 486 | 123530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河北 | 物理 | 530 | 66510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陜西 | 理科 | 415 | 81148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工業智能 | 2023 | 吉林 | 理科 | 398 | 35294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浙江 | 綜合 | 574 | 77632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重慶 | 物理 | 506 | 39596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江蘇 | 物理 | 526 | 80351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湖南 | 物理 | 491 | 80365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廣東 | 物理 | 530 | 96869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江蘇 | 物理 | 524 | 82500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山西 | 理科 | 506 | 31548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湖南 | 物理 | 487 | 84415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天津 | 綜合 | 532 | 28414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福建 | 物理 | 532 | 34838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遼寧 | 物理 | 525 | 34549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甘肅 | 理科 | 447 | 31698 |
湖南工商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湖南 | 物理 | 487 | 84415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2 | 海南 | 綜合 | 568 | 16312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1 | 廣東 | 物理 | 533 | 90364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1 | 甘肅 | 理科 | 464 | 25166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22 | 35064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1 | 江蘇 | 物理 | 510 | 76138 |
沈陽工業大學 | 工業智能 | 2021 | 海南 | 綜合 | 565 | 15859 |
專業介紹:工業智能是融合了當下人工智能與工業自動化最前沿研究理論與技術的典型多學科交叉專業,涉及到控制論、自動化、計算機、數學等,以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特色,目標是培養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從人工經驗到數據智能、從大批量流水線生產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智能生產轉變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開設課程:《工業數據建模》、《工業大數據分析》、《模式識別》、《智能檢測技術》、《智能傳感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圖像處理基礎》、《工業物聯網技術》等。
未來就業:主要在工業類、機器制造類、科技類企業從事數控機床應用、機械研究、智能工作站調試運轉、機器人生產制造等工作。
全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
時間:2024-07-12 09:0:08全國工業智能專業大學排名2
時間:2024-07-12 09:0:57全國維醫學專業大學排名202
時間:2024-07-12 09:0:04全國土耳其語專業大學排名2
時間:2024-07-12 0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