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工業大學有5個校區,分別為長清校區、彩石校區、歷城校區、歷下校區、菏澤校區,長清校區地址為長清大學路、彩石校區地址為大學路、歷城校區地址為桑園路、歷下校區地址為解放東路、菏澤校區地址為菏澤市北外環路1999號。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坐落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泉城濟南,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同時也是山東省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
歷史沿革
學校(科學院)于2017年5月由齊魯工業大學和山東省科學院整合組建而成。齊魯工業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軍膠東軍區成立的膠東工業學校。1978年至2013年為山東輕工業學院時期,2013年更名為齊魯工業大學,是國家“產教融合”項目首批建設高校、山東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首批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科學院成立于1979年,是省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是山東省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前身為始建于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山東分院。新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匯聚山東省優質科教資源,實行校院合一的管理體制,打造科教融合優勢特色,是山東省新型工業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領域的重要力量。
辦學條件
截至2018年6月,學校(科學院)占地面積3745畝,有長清、彩石、歷城、歷下、菏澤5個校區,主校區在濟南長清大學科技園,校舍建筑總面積12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10.5億元,圖書館藏書259萬冊,電子圖書239萬冊;有專任教師2005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萬余人;設2個學部,20個教學單位,12家創新研究機構,有75個本科專業,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5月,教育部同意設立齊魯工業大學基輔學院。
師資隊伍
學校(科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005人,其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94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002人。有“雙聘”院士7人,國家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中央聯系專家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1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專家34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3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2人,山東省高端智庫專家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4人。在職在崗的各類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48人次。
學科專業
學校(科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萬余人。設23個教學單位,15家創新研究機構。共有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3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75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醫學和藝術學等8個門類,化學、工程學兩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學術機構排名前1%,材料科學接近前1%。
人才培養
學校(科學院)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辦學70年來,累計為社會培養輸送各類人才15萬余名,涌現出了一大批行業領軍人物,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企業家的沃土”,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3門,省級教學團隊7個。在最近一屆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0項。近年來,學生在“挑戰杯”“創青春”“數學建模”等大賽中成績優異,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500余項,其中國際級獎勵22項,國家級獎勵400余項,是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校和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被主流媒體評為山東省十大最具社會口碑學校、最具就業競爭力本科院校、最佳社會聲譽高校。進入,學校(科學院)大力發揮科教融合特色和優勢,建設院所一體的科教融合學院,成立“齊魯英才學堂”特色班,形成了“產學研用”一體化、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
科學研究
近年來,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課題407項,省部級項目254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71項,其中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山東省科技最高獎1項,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 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泰山文藝一等獎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26項,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2項;學術論文被SCI、SSCI收錄1787篇,出版著作118部。主辦《齊魯工業大學學報》《科學與管理》《山東科學》3種學術期刊。
社會服務
學校(科學院)積極參與國家和山東省發展戰略,面向主導產業發展需求開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和產業化工作,全面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化重大工程。近5年,與30多個政府,90多個龍頭企業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創辦科技企業70多家,共建科技示范基地30多個,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被授予中國創新驛站山東區域站點、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成果研究推廣中心、國家級成果產業化基地、山東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單位等稱號。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