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后,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那么黑龍江醫療保險報銷有哪些新政策呢?黑龍江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有什么規定?本文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黑龍江醫療保險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城鄉醫保“六統一”
統一管理職能。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管理和經辦職能整合歸口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統一覆蓋范圍。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
統一籌資政策。市域范圍內城鄉居民執行同等的籌資政策,2018年個人最低繳費標準為210元,原則上,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繳費屬期為每年10月至12月。
統一保障待遇。市域范圍內城鄉居民根據籌資標準執行同等的醫保待遇政策,具體標準由各市(地)政府確定,但要確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統一醫保目錄。整合后各地執行全省統一的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
統一協議管理。將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整體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協議管理范圍。
統一基金管理。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和新農合基金,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我省20個統籌地區全部與31個省份
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目前,全省20個統籌地區全部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已與31個省份,400個統籌區實現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截至9月25日,我省開通了217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全省84%的三級定點醫院已聯接入網,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716人,基金支付1076萬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5萬元。
省內異地就醫方面,截至目前,我省開通了351家省內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
方便異地就醫備案三措施
1.流程簡化。取消原來需要就醫地提供的所有證明和蓋章,只要持社會保障卡就可申請異地就醫備案。
2.范圍擴大。參保人員在參保地辦理備案時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省份即可,參保人員異地就醫選擇范圍擴大到就醫地所有上線聯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
3.渠道拓寬。參保人員可通過互聯網、手機APP、定點醫院直接轉診等多種方式進行備案,減少“跑腿次數”。
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居民看病更便宜 選擇更多
針對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有關情況,省人社廳醫療保險處長張冰琦女士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A、整合后將帶來哪些變化?
1.制度將更加公平。居民參保繳費將不再區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從根本上消除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差異,在市域范圍內將執行同等繳費標準,享受同等待遇標準。
2.待遇將有所提高。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政策總體上將與原待遇相對較高的城鎮居民靠近,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的醫保待遇提高較為明顯。
3.醫保目錄更寬。整合后的新目錄將與原城鎮居民醫保藥品目錄趨同,目錄內藥品約2900多種,比原新農合藥品目錄多1800多種,農村居民納入報銷范圍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將大幅增加。
4.看病就醫選擇更多。整合完成后,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將整體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協議管理范圍,參保人可選擇看病就醫的醫療機構明顯增多,城鄉居民可在統籌區域內自主選擇就醫,實現“同城無異地”。
B、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何傾斜政策?
1.普通門診,取消起付線,封頂線由100元提高到200元,基層醫院(含鄉鎮衛生院)報銷90%,縣級醫院報銷70%。
2.門診慢性病,各地在門診不同程度開展了高血壓、糖尿病等15種左右慢性病管理,60歲以下報銷比例由60%提高到65%,60歲以上提高到70%。
3.住院治療,報銷比例在基層醫院不低于95%,一級醫院不低于85%,二級醫院不低于75%,三級醫院不低于50%。
4.大病保險傾斜政策。起付線穩定在6000元,報銷比例由不低于50%提高到不低于55%,封頂線不低于20萬元。
5.醫療救助傾斜政策。民政部門在其規定的年度救助限額內對特困供養人員按100%救助,對低保對象按不低于70%救助,對其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不低于50%救助。
出臺以上傾斜政策的同時,還同步建立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直接結算機制,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就醫只需支付個人承擔部分,其他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經辦機構和救助機構結算。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四類人可辦 報銷比例按我省執行
針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新政,省醫保局異地就醫處長張旭女士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A、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有啥待遇政策?
概括起來15個字: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
就醫地目錄:參保人員跨省就醫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的支付范圍,包括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標準。
參保地政策: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原則上執行參保地的支付政策,這些支付政策包括醫保基金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
就醫地管理: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時,就醫地經辦機構要為異地就醫人員提供和本地參保人員相同的服務和管理,包括咨詢服務、醫療信息的記錄、醫療行為的監控、醫療費用的審核等。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符合條件的我省參保人員到北京就醫,他看病時執行的是北京的目錄,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還是執行我省的政策,同時他到北京就醫,北京市經辦機構要向對待本地參保人一樣給他提供同樣的服務和管理。
B、哪些人可辦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四類人群均可享受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待遇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
4.異地轉診人員
目前,全國各省市已開通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7226所,我省開通省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351所,跨省異地定點醫療機構217所,覆蓋所有市地。異地就醫人員可通過“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查詢各省市跨省異地定點醫療機構詳細信息。
C、直接結算程序怎么走?
第一步:備案
參保人員跨省就醫前,需到參保地的經辦機構備案
關鍵信息:備案原因;要去什么地方。
第二步:選定點
比如選擇去北京、上海看病,要到這些地方的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去。我省已與全國31個省份、400個統籌地區實現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異地就醫人員可在全國7千余家跨省異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第三步:持卡就醫
一定要持社保卡辦理入院登記和出院結算。
D、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是否意味著全國漫游?
大力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主要是為了解決參保人員進行合情合理的異地就醫時碰到的跑腿墊資問題。但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并不意味著醫保實現了全國漫游,這是誤讀。
如果醫保全國漫游,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序就醫。一方面,會增加就醫人員的總體負擔,不僅僅是醫療費用的負擔,還包括交通費用,住宿費用,吃飯費用,還有看護費用等。另一方面,無序就醫也會進一步加劇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