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地震極大地引發了世人對地震的關注。葫蘆島歷史上可曾發生過大地震?其實,葫蘆島處于沿海地區,但并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也不位于中國東部大陸一條強烈的地震活動帶郯(山東郯城)營(遼寧營口)地震帶上。但因為葫蘆島地理位置處在環渤海地震帶上,歷史上雖然發生過多次地震,但都沒有危及眾多人群的生命,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大地震”迄今為止還與葫蘆島絕緣。
葫蘆島地區有文字記載的地震始于元代。《元史》記載,元延佑元年(1314年)四月二十一日,錦、瑞二州皆震,“有聲如雷”,當時,葫蘆島地區屬于錦州和瑞州(治所在今綏中縣前衛鎮)。這是葫蘆島地區在元代唯一的一次有文字記載的地震。到了明代,人們對地震的認識更加深刻,有了地震會及時上報并被記錄。《明史》和其它史料中可查的發生在葫蘆島地區的地震有六次。
成化十六年(1481年)六月二十七日,寧遠衛(今興城市)地震有聲;正德九年(1513年)二月九日,寧遠衛地震有聲如雷。
明隆慶三年(1568年)三月二十八日,渤海灣發生六級地震,地下涌出黑沙水,這次地震對寧遠衛城(今興城古城)危害最大,史書記載是導致“寧遠城崩”,一座衛城的城垣都因為地震而崩塌,估計不會沒有地震死傷者,遺憾的是死傷人數沒有文字記載。近年來,文史學者在研究興城古城歷史時,對1568年的寧遠地震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質疑:據樹齡測定,城中文廟內的古柏是伴隨著城垣興建而栽植的,如果城垣大規模崩塌,那么城中的柏樹為什么沒被連根拔起?這次寧遠地震只在史書上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而當時寧遠是軍事重鎮,城內駐軍就達五千多人,人口相對集中,居住密度也很大,況且軍隊是國家的機器,如果眾多軍士因地震而傷亡,不會沒有留下文字記載,除非是當時地震提前預警,使城內人員及時撤出,而這種可能性在明代是微乎其微的;還有一點疑義是:史書記載的“寧遠城崩”,崩塌的程度究竟如何,是整體性破壞,還是局部性崩塌?因為從字面理解,即使震倒了城墻上的垛口,也可以理解為“城崩”。有人從后來袁崇煥重修寧遠城的史實得出結論:寧遠城因毀于地震而廢棄,這也只是一種推理,因為在1568年至明天啟年間,寧遠城依然作為一個軍事城池而存在著,并沒有因為“城崩”而撤掉寧遠衛這個軍政合一的建置,袁崇煥只是重修寧遠城,并不是在平地上重建,而且重修也不一定是修復地震的廢墟,因為雨水侵蝕、人為破壞等自然力量都可能導致城垣坍塌;綜上所述,1568年的寧遠地震還充斥著一些歷史謎團,還不能認定為震中在寧遠的規模較大的地震。
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二十五日,前屯衛(今屬綏中縣)一帶地震有聲,同年八月二十七日,當地再次“震雷異常”;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六日,渤海灣發生七級地震,寧遠衛、前屯衛都受到波及,但因震中離這里較遠,沒有受到大的危害;天啟三年(1623年)三月三十日,遼西走廊地震,寧遠衛、前屯衛都有震。
全國兩會什么時候結
時間:2023-09-17 02:0:44公司搬遷員工內部通知范文
時間:2023-09-16 02:0:47公司搬遷怎么發朋友圈通知
時間:2023-09-16 05:0:41公司搬遷告客戶通知書范文
時間:2023-09-13 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