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想大學轉專業,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看一下你報考學校轉專業的門檻!以下是宜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及條件,供考生參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5】64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辦法。
一、基本原則
1.公開公平公正。嚴格執行國家高考招生錄取政策中對轉專業的限定政策;堅持對擬轉專業學生信息、名額、相關標準、達標情況、轉專業學生名單進行校內公示的制度。
2.程序規范。嚴格執行申請受理、公示審批、監督檢查、申訴復議等制度。
3.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根據創新創業興趣、創新創業意愿和創新創業需求轉入相關專業學習。
4.注重學生個性發展。開展學生轉專業工作,目的是為了更加尊重學生的志向和愛好,發揮學生的個性和專長,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具體實施中,應結合學生的當前實際和未來發展,切實加強教育和引導。
5.結合專業建設實際。學生轉專業工作應以符合各專業現有辦學條件和保證各專業正常教學秩序為前提。各專業轉出人數每批次一般不超過同年級本專業在校生數的10%,轉入人數每批次一般不超過同年級本專業在校生數的20%(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專業不占用該指標)。
二、基本條件
1.符合以下基本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1)參與與擬轉入專業相關的創新活動,有相應國家級、省級創新項目;或獲得省級及其以上創新活動獎項;或有相關的論文發表、專利授權等。
(2)參與與擬轉入專業相關的創業活動,有相應國家級、省級創業項目;或獲得政府創業補貼;或有在學校各類創新創業平臺或地方建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內領辦且正在孵化的創業項目;或有通過工商注冊、民政登記,以及其他依法設立、免于注冊或登記等方式創辦的實體。
(3)學生入學后發現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經指定醫療單位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別的專業學習。
(4)經學校認可,學生轉專業學習更能發揮其特長,或學生確有某些特殊困難,不轉專業就無法繼續學習。
(5)學業成績優良,第一學期或第一學年結束時,經學校組織審核,符合學校要求者。
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考慮轉專業
(1)新生入學不滿一學期者;
(2)由低學歷層次轉為高學歷層次者;
(3)高考考試科目不同的專業之間不能互轉;
(4)招生錄取時有特殊要求或以特殊形式招生錄取者(如“專升本”、對口職高的學生等);
(5)期末考試有不及格課程者;
(6)在校期間已經轉過一次專業者;
(7)無正當理由者。
三、辦理時間
1.學生在校期間有兩次辦理轉專業的機會:
(1)第一學期結束時。
(2)第一學年結束時(此時,跨專業類轉專業需延長修業年限。專業類的劃分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為準)。
2.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可以在學習期間的學期末或學年末,申請轉入與創新創業活動相關的專業學習。
(1)第一學年結束時申請跨專業類轉專業的,經本人申請,轉入專業所在二級學院審查同意,可轉入同年級與創新創業活動相關的專業。
(2)非第一學年申請轉專業的,應延長修業年限。
四、轉專業的辦理程序
1.確需調換專業的新生,在第一學期或第一學年最后一周,填寫《宜賓學院轉專業申請表》(可申請兩個希望轉入的專業,分先后順序),由二級學院對學生基本條件進行審查,并對符合轉專業條件的學生按期末或學年末公共課考核成績進行排序,根據本專業轉出指標數確定學生轉專業申請名單,并將名單報教務處。
2.因創新創業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在學期末或學年末最后一周填寫《宜賓學院轉專業申請表》(只能申請轉入與創新創業活動相關的專業),并同時提交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相關支撐材料,由二級學院審查后報教務處。
3.教務處對各二級學院學生轉專業申請名單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學生,在轉專業指標范圍內,按學生期末或學年末公共課考核成績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進行錄取。對因創新創業申請轉專業的學生直接進行錄取。
4.對第一轉專業志愿未被錄取的學生,由教務處根據學生第二轉專業志愿和相應專業剩余轉專業指標,按學生期末或學年末公共課考核成績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進行錄取。
5.教務處在學校辦公網上公示各二級學院轉專業學生名單。納入公示名單的學生不能放棄轉專業。
6.申訴復議。學校紀委、監審處負責對轉專業工作的全程監督檢查。學生如對轉專業公示名單有異議,可在轉專業名單公示期內,向學校紀委、監審處提出申訴、要求復議。紀委、監審處將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處理。
7.轉專業名單經校領導審批后,由教務處發文公布。
五、轉專業后的學籍管理
1.被批準轉專業的學生,必須在教務處發文后立即到轉入專業所在學院報到注冊,并重新選課。必須學完轉入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修滿轉入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
2.對轉入專業已經開設但又未修讀的課程,轉專業學生以重修方式修讀,并按規定繳納相應重修學費。
3.轉專業后對已取得學分按下列規定處理
(1)課程名稱、學分均相同的必修課、選修課學分有效;
(2)其他課程的學分,經轉入專業認可后,可作為轉入專業的選修課程學分。
六、學費標準
學生轉專業后,按轉入專業學費標準交納每學年學費。
七、本辦法從頒發之日起開始實施,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宜賓學院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賓市。學校于1978年開始高等教育辦學歷史,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宜賓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合并升格為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余年來,學校榮膺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四川省“黨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園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四川省文明校園”等稱號。
學校現有江北老校區(A區、B區)和臨港新校區,總面積2260畝。固定資產總值約4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3.1億元,館藏圖書1233.9萬冊(含電子圖書)。現有13個二級學部和3個二級學院,面向全國28個省、區、市招生,面向南亞東南亞招收留學生,現有學生近2.5萬人。
2022年6月8日,來校視察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為學校提升高素質應用人才培養質量和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學校作為四川省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高校之一,始終堅持辦學方向,扎根地方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學校緊緊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綜合大學和培養高素質應用人才目標,大力實施“2468”總體謀劃和“十大專項行動”,厚植“自強不息、至善致遠”宜賓學院精神和“求實、求是、開放、創新”校訓,形成了“12345”辦學治校思想。通過大力實施“人才建校、教學立校、科研興校、服務強校”四大戰略,促進了學校高質量內涵發展。
人才建校推進有力。學校現有教職工1706人,其中,專任教師1448人,碩士以上教師1311人,碩博士研究生教師比例90.5%。有高級職稱教師449人,雙師型教師334人;有省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及后備人選、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省高校教學名師等24人;有電子信息、農業、社會工作、食品科學與工程、法學、生物學等碩士研究生導師83名。聘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杰青等專家學者和外聘教授233人。形成了以高層次人才,以高素質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專業人才隊伍。
教學立校成效顯著。學校開設本科專業64個,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藝、農、醫十大學科門類。近年來,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綜合改革專業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6個,國家級“四新”研究與實踐項目3項、省級“四新”研究與實踐項目6項、省級一流本科課程44門、省級“課程思政”系列項目23項、獲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和教學成果獎200余項。近五年,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各類獎勵2104項,獲“挑戰杯”國家級省級獎140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省級項目1099項,獲國家授權專利144項。高素質應用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有效彰顯,學生就業去向落實率連續多年達90%以上。
1、了解轉專業的限制與信息
各高校轉專業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一般而言,轉入冷門專業相對容易,轉入一些比較熱門的院系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而且轉專業的名額也少。
同時,各高校對轉專業的名額都有規定。所以在轉專業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專業老師進行詢問允許轉專業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不同的學校,它的限制也不一樣。了解信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2、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成績在轉專業的條件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熱門專業對名額限制較高,每個專業的限制名額只有幾名。
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成績的排列來決定誰能成功轉專業,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不能掛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3、辦好申請程序
教務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在這之前,要根據學校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
宜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24 11:0:24阿壩師范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24 11:0:02宜賓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24 10:0:04樂山師范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24 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