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2021年朝陽社保官方網站登錄入口及個人賬戶查詢系統:http://rsj.zgcy.gov.cn/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和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企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要求,推進企業養老保險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打造統一規范、便捷高效、依法有序的參保人員退休審核等業務工作流程,現就優化和規范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審核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審核工作職責
(一)正常退休
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達到國家規定正常退休條件的,由待遇領取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待遇領取條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計算并發放養老保險待遇。
(二)提前退休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非因工傷殘或因病退休(職)、困難國有企業軍轉干部提前退休等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由市(設區市)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計算并發放養老保險待遇。
(三)遺屬待遇
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遺屬按待遇領取地政策申領遺屬待遇。其中,在職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實際繳費年限不足15年且存在視同繳費年限的,遺屬應向待遇領取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辦理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經審核確認后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喪葬撫恤待遇。
遺屬申領供養直系親屬生活救濟費,應向待遇領取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確認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待遇。
二、全面推廣“一網通辦”
依托遼寧省政務服務平臺,將遼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人社服務平臺”)與全省企業養老保險業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密切配合、高效銜接,簡化申報材料、壓縮辦理時限,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企業養老保險公共服務,實現業務申請、業務受理、待遇計發“進一張網、用一套表、辦全部事”。
對于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關閉破產企業等暫不能登錄使用遼寧省政務服務平臺的參保單位、參保人員,或者自愿選擇線下辦理業務的參保單位、參保人員,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線下業務工作流程,實現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標。
三、優化業務受理流程
(一)正常退休
(1)參保單位審核、申報。參保單位應于職工達到退休條件前3個月完成職工本人檔案及其它原始資料整理確認和初步審核。參保單位初步審核后,登錄人社服務平臺,填寫參保人員相關信息,提交退休申請,并將相關材料報送至待遇領取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申報材料包括:
① 職工檔案
② 工資臺賬、勞動合同等能夠證明工作經歷的相關材料
③ 身份證及戶口本復印件
(2)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參保單位申報材料齊備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確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據退休條件確認結果計發養老金。參保單位申報材料不全的,應一次性告知單位在10個工作日內補齊;在審核中發現個人檔案中需補正材料的,要及時告知參保單位。對不符合退休條件的,應告知參保單位其不予確認的理由。
(二)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1)職工個人申請。申請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職工,應在達到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條件前6個月填寫《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申請書》。
(2)參保單位審核、申報。參保單位收到職工申請后,應在職工達到提前退休條件前3個月完成對職工本人檔案及其它原始資料的整理確認,并重點對特殊工種種類、崗位、從事年限等關鍵要素進行審核。不符合條件的,要終止退休申請程序。參保單位初步確認通過的,要在職工工作場所(包括生產車間、工段等)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須注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電話。期滿無異議的,由兩名見證人在公示文書上簽字。公示文書存入職工本人檔案。
參保單位審核、公示后,登錄人社服務平臺,填寫參保人員相關信息,提交參保人員退休申請。在職工達到提前退休條件前3個月,向待遇領取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申報材料。除正常退休應提供的材料外,還需提供《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申請書》《職工從事特殊工種崗位認定表》《企業承諾書》。
(3)人力資源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參保單位申報材料齊備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確認。縣(市、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受理的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申請,初審后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最終審核確認。
參保單位申報材料不全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一次性告知單位在10個工作日內補齊;在初審、復審中發現個人檔案中需補正材料的,要及時告知單位。對不符合退休條件的,應告知用人單位其不予確認的理由。
(4)社會公示。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擬審核通過的特殊工種提前退休人員在本機關官方網站進行社會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需注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電話。公示期滿無異議的人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其計發待遇。
(三)其他提前退休
非因工傷殘或因病退休(職)、困難國有企業軍轉干部等符合政策的其他類型提前退休審核程序參照特殊工種提前退休辦理。
非因工傷殘或因病退休(職),除正常退休應提供的材料外,還需提供《非因工傷殘或因病提前退休(職)申請書》、市級以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結論通知單》。
困難國有企業軍轉干部申請提前退休,申報材料除正常退休情況下應提供的材料外,還需提供《困難國有企業軍轉干部提前退休申請書》、困難國有企業證明材料。
靈活就業人員申請提前退休,由本人或檔案托管機構向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退休申請,初審后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最終審核確認。具體流程由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社保經辦機構結合實際研究制定。
(四)參保人員延長繳費
符合國家和省有關延遲退休政策的參保人員,可向所在單位申請延遲退休。參保單位應于職工達到法定退休條件前3個月完成職工本人檔案及其它原始資料整理確認和初步審核。參保單位同意職工延遲退休的,登錄人社服務平臺,填寫相關信息,提交延長繳費申請,并將相關材料報送至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申報材料包括:
① 職工檔案
② 資格證書、聘任證書等證明符合國家延遲退休政策的相關材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備案后,由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延長繳費業務。延長繳費期滿后,按正常退休人員履行退休條件審核手續。
(五)遺屬待遇
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參保單位應及時辦理停止繳費或領取養老金。如根據遺屬待遇政策,需申請辦理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和供養直系親屬認定的,應登錄人社服務平臺,填寫相關信息,提交申請,并將相關材料報送至待遇領取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申報材料包括:
① 職工檔案
② 工資臺賬、勞動合同等能夠證明工作經歷的相關材料
供養直系親屬認定申報材料包括:
① 供養直系親屬的身份證件
② 供養直系親屬的戶口本
③ 供養直系親屬申請書
④ 結婚證、出生證明、收養證等能夠證明與過世人員屬于供養關系的材料
⑤ 在校證明、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書等能夠證明無固定經濟收入來源的材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即時予以審核確認。申報材料齊備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據確認結果發放遺屬待遇。申報材料不全的,應一次性告知在10個工作日內補齊;對不符合退休條件的,應告知不予確認的理由。
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轉變退休人員證明方式。參保人員退休審核通過后,參保單位可登錄人社服務平臺自行打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退休(職)表》,存入職工檔案。為減證便民,從2021年1月1日起,通過政務服務移動端為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提供電子《退休證》,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紙質《退休證》。
(二)建立特殊工種備案制度。積極對接國家正在建設的全國特殊工種崗位人員信息庫,按照“企業直報、省市審核、部級備案”原則,建立特殊工種崗位人員信息庫。設有特殊工種的企業要按要求報送特殊工種名錄、實際用工人數、在特殊工種崗位工作的人員名冊以及從事特殊工種的時間等信息。特殊工種信息庫建設按照國家的部署進行。
(三)加強對提前退休審核的監督檢查。對于提前退休人員的檔案和其他申報材料,要逐步實現數字化,建立提前退休人員電子檔案庫。省廳將采取復核、隨機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大對各市退休審核,特別是提前退休審核的監督力度。發現問題,要逐一進行倒查,將責任落實到人。
(四)嚴格依法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用人單位要對職工人事檔案和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對在申報材料中弄虛作假的相關單位和責任人,按照《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人社部規〔2019〕2號)列入嚴重失信人名單,并上傳至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平臺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會同相關部門依據《關于對社會保障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及有關人員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發改財金〔2018〕1704號)規定實施聯合懲戒。對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其它手段,違規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按照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責令退回騙取的養老金并處以罰款。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五)建立違規問責機制。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高度重視退休審核風險防控,退休手續辦理各環節都要做到責任到人、全程留痕。對執行政策不嚴格,辦理程序不規范,突破特殊工種范圍,降低政策標準的工作人員,按規定給予嚴肅處理。進一步強化市、縣(市、區)管理責任,對重視不夠,放松管理,造成違規退休問題較多地區,要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造成嚴重損失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五、其他事項
退休審核工作,關系到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關系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既要規范審核,又要服務便民,切實保障參保人員權益,防止違規行為發生,確;鸢踩。
本通知自2020年7月1日實施。本通知下發前已按原有規定審核退休的,不再重新審核。我省已有關于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退休審核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執行。國家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