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山西省份2019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7452名;
2、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5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2756名;
3、在河南省份2022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3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3712名;
4、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0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9343名;
5、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2690名;
6、在甘肅省份2022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5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8640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辦學地點奉賢校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97 | 38910 |
2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24 | 40065 |
3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98 | 37452 |
4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471 | 52571 |
5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30 | 34091 |
6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91 | 28431 |
7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516 | 25264 |
8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61 | 27117 |
9 | (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 437 | 29272 |
10 | (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 434 | 30520 |
11 | (未盡事宜詳見學校招生章程。就讀地址:奉賢區海泉路100號。,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454 | 26026 |
12 | (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 438 | 30345 |
13 | (5000元/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56 | 36371 |
14 | (5000元/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0 | 32915 |
15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1 | 32756 |
16 | (5000元/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42 | 45463 |
17 | (5000元/年;辦學地點奉賢校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55 | 68314 |
18 | (5000元/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91 | 53210 |
19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54 | 48470 |
20 | (5000元/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39 | 73712 |
21 | (奉賢校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13 | 48570 |
22 | (理工類,4年,5000元/年,在奉賢校區辦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74 | 51204 |
23 | (理工類,4年,5000元/年,在奉賢校區辦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71 | 54205 |
24 | (在奉賢校區辦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05 | 39343 |
25 | (理工類,4年,5000元/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34 | 72607 |
26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70 | 56682 |
27 | (奉賢校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20 | 42649 |
28 | (奉賢校區)(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66 | 43160 |
29 | (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95 | 37456 |
30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86 | 36372 |
31 | (語種:不限)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53 | 49000 |
32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10 | 43834 |
33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23 | 40572 |
34 | (奉賢校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30 | 35713 |
35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07 | 44555 |
36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40 | 62096 |
37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55 | 59978 |
38 | (教學地點:上海市市轄區奉賢區海泉路100號奉賢校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72 | 60839 |
39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48 | 61596 |
40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60 | 26690 |
41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489 | 22690 |
42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02 | 22217 |
43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54 | 2864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辦學肇始于1954年,是中國最早以“應用技術”命名的上海市重點建設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學校堅持“應用導向、技術創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產業而興、托科技而強”的辦學理念,堅定“協同創新、共創價值”的發展模式、追求“卓而獨特、越而勝己”的價值取向,積極推進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學校入選全國百所應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設單位、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上海市專利工作示范單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來,在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應用技術型)中連續四年排名第一。2021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點建設單位。學校學科布局合理,專業特色鮮明。現有19個二級學院(部),專業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學校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香料香精化妝品與綠色化工”為引領,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設計文創與創新管理”為協同的三大特色學科群,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現有本科專業55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15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11個;2個專業獲批國家和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中1個專業通過國際專業認證);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1個。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90人、本專科生1648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743人,其中專任教師126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86人;“雙師型”教師812人;擁有省部級以上各類高層次人才151人次,其中國家級人才20人次、省部級人才131人次,形成了國家級人才為引領、省部級領軍人才為支撐、優秀中青年骨干為主體的高水平人才梯隊;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果豐碩。大力弘揚“厚德精技 砥礪知行”的大學精神和“明德 明學 明事”的大學校訓,聚焦未來工程師關鍵能力,構建“愛科技”“六融合”“雙協同”卓越引領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家國情懷、過硬本領、勇擔責任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現有國家級和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1個;與行業知名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6個,其中獲批上海市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立項1個;擁有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課程、精品課程42門;獲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9個;近兩屆獲得國家教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建筑環
時間:2025-03-06 22:0:26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電子商
時間:2025-03-06 17:0:44上海城建職業學院的機電一
時間:2025-03-06 11:0:23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3-06 0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