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海南省份2021年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綜合專業分數線是56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6085名;
2、在海南省份2020年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綜合專業分數線是55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7322名;
3、在海南省份2019年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7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2510名;
4、在云南省份2021年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1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9909名;
5、在云南省份2022年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1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1861名;
6、在青海省份2021年的青海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782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31 | 29659 |
2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67 | 29251 |
3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467 | 32972 |
4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397 | 45024 |
5 | (赴西北師范大學交流)(詳詢學校)(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20 | 38000 |
6 | (赴西北師范大學交流)(師范類。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24 | 41189 |
7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505 | 139274 |
8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510 | 127514 |
9 | 物理學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5 | 141183 |
10 | 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主校區物理學專業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11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564 | 16085 |
12 | 物理學專業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554 | 17322 |
13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578 | 12510 |
14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 | - |
15 | (師范)物理學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96 | 108899 |
16 | (師范)物理學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91 | 109225 |
17 | (赴南信大交流)(師范)(“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42 | 58680 |
18 | (師范)(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67 | 42572 |
19 | (師范)(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69 | 52380 |
20 | (師范主校區)物理學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47 | 59142 |
21 | (師范)(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22 | (師范)(“1+3”學習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23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17 | 39909 |
24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12 | 41861 |
25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34 | 66012 |
26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41 | 69178 |
27 | (教學地點: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海湖大道延長段38號主校區)物理學專業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65 | 65739 |
28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44 | 64513 |
29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372 | 11437 |
30 | (師范類,赴西北師范大學交流,“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24 | 6149 |
31 | (師范類,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交流,“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34 | 5386 |
32 | (師范類,赴首都師范大學交流,“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45 | 4566 |
33 | (民考民)(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37 | 5158 |
34 | (民考民)(師范類,赴內蒙古師范大學交流,“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內蒙古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42 | 4782 |
35 | (師范類。)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36 | (師范類。赴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交流,“1+3”學習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37 | (師范類。赴首都師范大學交流,“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38 | (師范類。赴西北師范大學交流,“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39 | (民考民)(師范類,加試藏語文)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40 | (民考民)(師范類。赴北師大珠海校區交流、民考民、加試藏語文,“1+3”學習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41 | (民考民)(師范類。赴內蒙古師范大學交流、民考民、加試藏語文,“2+2”學習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內蒙古師范大學交流學習,后續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42 | (師范)(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396 | 15868 |
43 | (師范)(語種不限)物理學專業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 | - |
簡史 青海師范大學坐落于西海鎖鑰、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寧,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師范專科學校,1958年升格為青海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青海師范大學。1997年后,青海教育學院、青海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青海省水利學校、青海省銀行學校陸續并入,共同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師范大學。地位 歷經65年的開拓進取,學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完備教育體系,學科專業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門類,是一所具有教師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是首屆“全國文明校園”、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項目單位”、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民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全國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試點院校。校園 青海師范大學現有城西和城北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近1500畝。其中,城西校區近200畝,建筑面積13萬平米,綠茵蔥蘢、古樸典雅、學脈綿長,主要承擔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與培訓職能。城北校區1300多畝,建筑面積29.6萬平米,設施先進、現代開放,布局恢宏,于2016年10月落成啟用,主要承擔本科生教育和學術交流職能。兩大校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協同發展,共同構成了具有豐厚文化內涵、彰顯高原風光的現代大學校園,是讀書治學立教的理想之地和教育沃土。校友 已培養畢業生12萬余人,涌現出大批優秀教學能手、科研學者、管理人才、商務精英,在各類崗位上盡顯師大學子篤實敬業、開拓創新的時代風采,為人類文明進步、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生 在校學生18197人,其中,本科生11651人、碩士研究生2451人、博士研究生253人,留學生22 人,函授生3820人。 學科 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中國史、地理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獲批1個國內一流學科,3個省內一流學科,13個省級重點學科。專業 61個本科專業,其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精品課程。獲批9個國家級一流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教員 現有教職工129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70人。其中,教授235人,副教授387人,博士生導師32人,碩士生導師23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省級教學團隊。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7人入選“西部之光”訪問學者, 11人入選青海省優秀專家,11
青海師范大學的物理學專業
時間:2025-01-06 18:0:53青海大學的植物保護專業分
時間:2025-01-06 18:0:33青海民族大學的中國少數民
時間:2025-01-06 06:0:18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社
時間:2024-12-29 0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