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寧夏高考理科類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2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242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2人;
2、2021年寧夏高考理科類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1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7人;
3、2020年寧夏高考理科類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17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8人;
4、2022年寧夏高考文科類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33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9504名,招生錄取人數為8人;
5、2021年寧夏高考文科類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33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名,招生錄取人數為8人;
1、2022年武威職業學院在寧夏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寧夏 | 2022 | 理科 | 專科 | 12 | 244 | 39242 | 省政府 |
寧夏 | 2022 | 文科 | 專科 | 8 | 332 | 19504 | 省政府 |
2、2021年武威職業學院在寧夏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寧夏 | 2021 | 理科 | 專科 | 17 | 188 | - | 省政府 |
寧夏 | 2021 | 文科 | 專科 | 8 | 330 | - | 省政府 |
3、2020年武威職業學院在寧夏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寧夏 | 2020 | 理科 | 專科 | 18 | 179 | - | 省政府 |
寧夏 | 2020 | 文科 | 專科 | 7 | 263 | - | 省政府 |
武威職業學院位于中國旅游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城市——武威,是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甘肅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學校、甘肅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院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武威教育學院。2003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武威職業學院,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武威分校、武威財貿學校、武威師范學校(成立于1915年)、武威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武威衛生學校(成立于1969年)先后并入學院。2018年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在學院聯合設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是中科院在全國首次、也是唯一與高職院校的聯合辦學。學院校園占地面積1174畝,建筑面積34.1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9946萬元,圖書館藏書56.65萬冊,電子圖書資源總量約16T。有各級各類注冊學生17168人,其中:全日制專科生12894人、中專生829人,繼續教育學生3445人。自建院以來,共培養畢業生50000余名,為甘肅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院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武威市文明單位。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好。現有教職工863人(含附屬中醫醫院職工),有專任教師638人,其中:教授級職稱教師32人、副教授級職稱教師197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160人、教學名師16人、甘肅省名中醫5人、專業帶頭人91人、骨干教師187人、“雙師型”教師469人、省級“園丁獎”5人、市級“園丁獎”10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12人。建立了400人組成的兼職教師資源庫,有外聘兼職教師283人。學院專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有全日制高職專科專業65個,招生專業50個,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7個、國家級骨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骨干專業4個、省級優質特色專業8個,形成了以工為主,以新能源和相關醫學類專業為特色,國家級重點專業為引領,文、經、農、藝等綜合發展的專業布局。有“三級甲等”附屬中醫醫院1家、20兆瓦光伏扶貧電廠(生產性實訓基地)1所、教師實踐基地15家、校內實訓室135個、校外實訓基地193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武威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市級“創青春通用性眾創空間”1個、市級工程中心1個。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組建職教集團2個,加入省級職教集團6個。學院教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豐碩。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省教育規劃項目29項、教育廳科研項目63項、科技廳科研項目6項、市級科研項目15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2項,申報技術成果轉化10項,創建科研平臺10個,出版《武威職教理論與實踐》92期。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98篇,出版專著85部、教材328本,獲得專利125項、發明專利1項。教師在國際比賽中獲獎2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教師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獲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45項,其他獎14項。在2017年全國高職專科校長聯席會議上獲優秀案例1項,在2018年全國高職專科校長聯席會議上獲技術研發與應用成果獎2項。學院招生就業呈現兩旺局面。2021年計劃招生4500人,截至目前,通過高中生綜合評價和五年一貫制轉段方式錄取3104人。2021年畢業3808人,就業率85.98%。“專升本”升學考試有615名學生被省內本科院校錄取,較2020年增長17%,“專升本”錄取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近三年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滿意度達95%以上,85%以上的畢業生對就業崗位、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升職空間滿意。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成立校辦企業武威泰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建成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1所,已成為光伏扶貧基地和新能源類專業群生產性實訓基地。與江蘇順豐通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園生產性實訓基地,與山東藍海集團共建校內烹飪實訓中心,在武威市實驗幼兒園等企事業單位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78家。學院合作辦學持續加強。著力推進“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聯合辦學工作,為國家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項目建設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干得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積極落實甘肅省與天津市簽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與天津職業大學簽訂《校院合作發展協議》《天津職業大學輔導員職業能力研學基地共建協議》,成立天津職業大學(西部)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天津職業大學輔導員職業能力研
武威職業學院寧夏錄取分數
時間:2024-07-15 23:0:07成都大學寧夏錄取分數線及
時間:2024-07-15 22:0:41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時間:2024-07-15 22:0:46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時間:2024-07-15 1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