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兩會專題 > 正文

2020年全國兩會關于農業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

更新:2023-09-17 15:49:31 高考升學網

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那么今年全國兩會有哪些熱點提案呢,一起來了解最近幾年全國兩會關于農業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政策內容以官方發布為準。2020年全國兩會關于農業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

全國兩會關于農業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

光伏扶貧:走出扶貧新路打造西部成片光伏新能源基地
  “在貧困地區積極推廣光伏扶貧工程,是實現產業與項目有效結合的扶貧新路子,不僅真正讓貧困戶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經濟來源,還可以真正解決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劉漢元表示,光伏扶貧工程將幫助貧困地區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嶄新路子。
  劉漢元表示,積極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有利于解決精準扶貧問題,光伏扶貧具備“造血”功能,防止“脫貧再返貧”問題,同時,光伏扶貧為貧困戶提供長期穩定收益來源,“我因此提出三點建議,將國家扶貧資金直接補貼并作為光伏扶貧項目初始投資。同時,協同西部大開發扶貧攻堅,打造西部成片光伏新能源基地。此外,還需加快貧困地區電網改造升級,為產業扶貧保駕護航。”

針對加快光伏產業發展,劉漢元則指出,為確保國內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亟待國家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制定和明確配套政策,給予行業健康發展以引導和支持。他建議相關部門,應簡化補貼資金征收和撥付程序,建立行政審批統一聯動機制,同時加大土地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農業大數據:建議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
  除能源方面外,劉漢元今年還重點關注了農業大數據應用層面的問題,其中,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被他視為實現“智慧農業”關鍵。
  “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確定了大數據發展的國家頂層設計,大數據與農林牧漁等傳統行業的結合已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劉漢元介紹說,在近期出臺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也多次提到“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信息化”的問題。智慧農業’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詞,讓大數據這個‘現代工具’充分發揮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已變得至關重要,刻不容緩。”
  “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有利于解決農業生產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劉漢元分析道,在大數據時代,不僅可以通過建立綜合的數據平臺調控農業生產,還可以記錄分析農業種養過程、流通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通過分析數據,制定一系列調控和管理措施,使農業高效有序發展。
  “因此我的建議很明確,首先就是要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劉漢元表示,與此同時,還需依托農業大數據提供服務與信息支持,建立數據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機制。

兩會期間,各位代表對改革也傾注了巨大熱情,認為中央給農村釋放了一個巨大的改革紅利。我認為,改革還是要牢牢抓住我們的突破點,土地制度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 這個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動搖,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政策,其它的制度如金融、保險政策等都跟土地制度緊密相關。

說一千道一萬,土地改革要有底線思維,這個底線包括農民利益不可觸動,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可觸動,耕地數量界限不可觸動。穩中有進,這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方略。

實現農業全面現代化 讓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對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戶們大多數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于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科技等還無法很好利用,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困難重重。

全國人大代表 沈志強:小農戶加到現代農業當中,第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土地流轉,他把土地流轉給龍頭企業,然后他參與合作社,到龍頭企業里去打工,通過培訓、打工、服務,我認為這是第一選擇。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 張紅宇:千萬不要忘了中國是“大國小農”國家,我們還有2.6億普通農戶。第一,要保護好農民權益。

第二,要著眼于怎么樣提升小農戶由簡單的勞動力變為具有人力資本的勞動力,需要在職業化農民培養方面下苦功夫。

第三,要實現小農戶全面發展。

第四,要組織小農戶,這對新型經營主體提出了很多要求,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是帶動農民、組織農民、服務農民最佳途徑。

實現農業全面現代化,必須讓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對接,一方面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也能穩定糧食產量。

糧安天下 中國人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有底氣

關于糧食產量的話題,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有話說。

全國人大代表 張憲省:下一步,從科研角度來講,重點還是要考慮改良品質,品質改良對提高農產品效益非常重要。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都很不錯,逐年上升而且非常穩定,為什么在今天還要繼續提這個詞?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 張紅宇:糧食今年還真是兩會期間熱議的一個話題。去年人口總量13.95億人,中國人均占有糧食471公斤,這個數字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在這個背景之下,為何還反復強調糧食安全問題?因為,糧食是“三農”中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掉以輕心。

除了科技以外,包括耕地保護,我們明確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要求,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是方針,這是戰略。與此同時,我們還提出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科技支撐、適當進口的糧食戰略方針。

什么是口糧?南方的口糧是水稻,北方的口糧是小麥,這兩樣東西我觀察到,年度間進口沒有超過1000萬噸,1000萬噸相對于6億噸以上的總量供給,占比就是1.22%。

那么1.22%當然叫絕對了,這叫我們的底氣。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進口一定數量的糖料,進口一定數量的玉米,其實也是替代我們的資源耗費,等于節約我們的水資源、節約我們耕地資源。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然選擇,也是對外開放的必然選擇。

糧安天下其實安的就是民心,在這樣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支持之下,我們國家的農業農村發展一定會迎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

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

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

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