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工商聯圍繞減稅降費的集體提案有2件,其中之一是《關于降低先進裝備制造業稅費負擔的提案》。該提案尚在完善過程中,其他民主黨派的提案意見已經出爐。
比如,民建中央《關于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提案》建議,在對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全面實施優惠稅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更多按行業減稅的政策措施,并適時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
此外,該份提案還建議降低增值稅稅率,將16%高檔稅率與10%稅率合并,合理采用二者之間的某一值,對原10%稅率企業采取超稅負即征即退等稅收政策,保持稅負不變。
民進中央《關于全面、系統布局減稅降費政策的提案》指出,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長期性減稅與臨時性減稅應進行政策優化組合。
該提案把減稅的重點,放在降低增值稅稅率上。該提案指出,“營改增”后企業稅負水平依然較高,隨著稅收征管能力的提升,企業壓力可能會持續增大,建議考慮進一步降低增值稅的法定稅率,以實現持續地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2018年我國減稅政策,就聚焦在制造業和小微企業上。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是其中重要的政策安排。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最大主體稅種增值稅的實質性減稅是繞不開的,制造業等行業適用的最高檔稅率(16%)繼續往下調為外界所期待。
民主黨派的提案聚焦實體經濟、制造業的減稅降費,并非空穴來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時,要抓好的重點工作任務,排在第一的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制造業等行業減稅,反映的是結構性減稅;對小微企業減稅,則更多代表了普惠性減稅。
穩就業、穩預期等政策導向下,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的經營顯得尤為重要,與此相關的集體提案非常多。
全國工商聯圍繞減稅降費的另一份集體提案,是《關于推進小微企業簡并征稅的提案》。
致公黨中央《關于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稅費負擔的提案》直言,當前我國中小微企業稅費負擔仍然較重,尤其是交通運輸業、裝卸搬運行業、建筑攪拌業以及研發企業等服務行業,由于人力成本目前無法取得進項稅額抵扣,實行“營改增”后,出現稅負不減反增的情況。
如何完善中小微企業增值稅稅制呢?該提案建議,解決較多中小微企業獲得進項稅增值稅發票難的問題,建議對難以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的中小微企業,允許其按當期營業收入的一定比率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額,解決進項發票難以取得而增加稅負的問題。
該提案還建議,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從現有的每月3萬元提高到5萬元,并將征收率從3%降至2%。
這里面的部分建議,已經在今年年初得以兌現。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其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從現在的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該批普惠性減稅政策暫定執行3年,到2021年12月31日截止。
民建中央《關于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提案》中,除了上文介紹的降低增值稅稅率(將16%與10%合并)之外,還建議擴大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并降低小規模納稅人稅率。
該份提案建議,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從現在年銷售額500萬元提升到1000萬元,由現行3%的征收率降為2%??這樣才能有效保障政府實質性減稅承諾得到落實,讓企業切實得到減稅的獲得感。
兩會前夕,各個民主黨派紛紛公布了擬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黨派提案。
兩會期間,民進中央將提交46件黨派提案至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其中教育、文化、出版類的有17件,經濟建設類10件,科技醫療衛生類7件,資源環境類7件,社會法治類5件。
具體來看,針對減稅降費這一熱點問題,民進中央建議首先進一步統籌規劃我國的稅制改革,將長期減稅政策與臨時性減稅政策進行優化組合;其次,落實“營改增”改革的減稅政策目標,目前“營改增”后企業稅負水平依然較高,隨著稅收征管能力提升,企業壓力可能會持續增大,建議適當考慮進一步降低增值稅的法定稅率;再次,明確減稅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及時評估與落實政策效果;另外,做好各項到期稅收優惠政策的銜接工作;最后,既要研究降低社保費率,又要研究合理確定社保的繳費基數。
中央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置于三大攻堅戰之首,金融風險更被普遍認為是需要防范化解的“首要風險”。22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還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民進中央認為,當前金融風險最突出的問題主要有金融風險交叉傳導且波及面廣,改革風險在金融體系內不斷累積,地方政府各類債務風險疊加,企業債務違約加劇,民企陷入融資困境等。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在統一的監管框架下完善金融混業監管體系,包括有序推進資管改革、及時有效監管新興金融業態、跨境業務納入監管范疇防止境內外市場風險蔓延傳導;進一步高質量“去杠桿”,包括企業“去杠桿”、政府“去杠桿”、居民房地產貸款“去杠桿”;內外兼修,疏解民企困境;建立風險追償機制,保護投資者權益。
與之相關的一個建議是防范扶貧小額信貸分貸統還風險。民進中央指出,當前扶貧小額信貸分貸統還面臨金融風險隱患大、部分協議約定內容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沖突、將企業經營中的分散風險擴大為集中風險、貧困農戶出現集體失信的信用風險等問題。因此,建議傳導壓實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責任,縣級政府承擔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建立定期會商研判機制,逐級逐月通報機制等;加大對分貸統還經營主體的幫扶力度,避免出現貧困農戶集體失信的危險等。
此外,民進中央還就慎用破產重整強裁問題提出了提案。鑒于當前破產重整案件仍存在多家子公司和關聯公司債務互為擔保、程序透明度低、國有資產有流失隱患等問題,建議應立法明確普通債權相對于出資人的優先權,設立強制裁定通過的重整計劃的禁止性紅線,并引入監督機制。
此外,民進中央還就推動通用航空業發展、家庭消費升級供給、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突出問題、推進土地制度改革、提升產業扶貧效、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問題提出提案
【政府工作報告: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政府工作報告說,2018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壓力。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
政府工作報告:實施更大規模減稅 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人民網
政府工作報告說,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麻辣財經兩會特別版:減稅降費,今年如何送紅包?
時間:2019-03-05 09:00:00地點:人民網簡介:兩會,有哪些熱點值得關注?強國論壇推出“麻辣財經兩會特別版”與您共同聊兩會。
本期節目邀請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協會副會長張連起與首席麻辣姐李麗輝、人民日報記者陸婭楠對話減稅降費那些事兒。(本期責編:彭心韞)
財經身邊事,麻辣說一說。歡迎收看麻辣財經的兩會特別節目??減稅降費,今年如何發紅包?減稅降費既是經濟工作中涉及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如何平穩向好的重頭戲,也是關系到每個納稅人切身利益的民生題。本期節目邀請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協會副會長張連起與首席麻辣姐李麗輝、人民日報記者陸婭楠對話減稅降費那些事兒。
第一個紅包:給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
陸婭楠: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今年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怎么理解這個“更大規模”?
李麗輝:減稅,叫做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叫更為明顯的降費。新一輪舉措一共有四個大禮包:第一個紅包,給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第二個紅包,深化增值稅改革;第三個紅包,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第四個紅包,個稅改革。
主持人:給小微企業的這個禮包有多實惠?能夠讓多少的小微企業受實惠?
張連起: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并加大優惠力度。這比原來認定的標準有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說有更多的企業會被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據測算,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戶數1798萬戶,占全部納稅企業的比重超過95%,其中98%是民營企業。也就是說,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主體都能夠從這個政策中受惠。
不僅是擴大了優惠面,還提高了優惠力度。稅率優惠方面,按應納稅所得額不同,分別采用所得稅優惠稅率。其中,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以下,稅負是5%,低于標準稅率20個百分點。應納稅所得額是100萬?300萬元之間的,稅負是10%,低于標準稅率15個百分點。這些數字,實實在在,真金白銀,非常重要。
李麗輝:前幾年我們叫結構性減稅,今年叫普惠性減稅,雨露均沾。
陸婭楠:也就是說,減稅,原來,可給可不給的,就不給;現在,可給可不給的,都給。
張連起:減稅降費對于改善營商環境有直接的裨益。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大時期,減稅降費能讓所有的企業都可以感到,天冷時,國家給披上了一件溫暖的毛衣。
第二個紅包:深化增值稅改革
陸婭楠:不僅有關于小微企業的第一個大紅包,還有第二個能讓所有的企業都能感受到的大紅包??增值稅。現在增值稅改革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您覺得今年增值稅改革方面還將有哪些更實際的,讓企業有感的紅利?
張連起:減稅要有溫度、能感知、實質性。我認為,下一步在制造業上增值稅改革的空間比現有規模還要大。今年的改革具有標志性,我們國家正堅定不移地推進制造強國,中國經濟強,很大程度上要看制造業,實現增值稅稅制結構的優化和企業利潤空間的釋放,能增強我國制造業企業實力。之前,增值稅稅率從百分之十七降到百分之十六,這太重要了,影響了大多數的一般性企業。
經濟下行時,需要有一些政策托住,包括消費再升級、投資加速度,堅定推進制造業強國。有溫度、能感知、實質性的減稅降費,瞄準了小微企業、瞄準科技初創企業、瞄準民營經濟這幾個方面,倒逼這些方面激發活力。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這幾句話很好,要使減稅降費落地生根,使企業輕裝上陣。落地生根表明什么,這個預期要使納稅人、使企業感到有溫度。同時,國家也在減稅降費中改善營商環境,用未來發展的增量來減少目前由于減稅所帶來的財政的短收或者缺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到了,一般性支出壓5%。政府過緊日子,老百姓才能過好日子。企業有盈利,有預期,有利潤,職工才有收入,有就業,有就業以后才有消費,有消費了以后才有稅。
第三個紅包: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
主持人:說到企業負擔,就不能不提社保繳費負擔。
張連起:近幾年社保費問題面臨一個重要的改革突破口。社保費率高的原因在于一直以來“高標準、低征收”。現在我們有必要、有條件、有能力降低這一負擔,況且社保基金的戰略儲備充足,再也不能錯過時間窗口了。
第二,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結構的不同,養老保險的負擔不均。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道在于全國統籌。有點像我們財政上通過一般轉移支付或者專項轉移支付來實現均衡化。相當于一個新型的“南水北調”。
陸婭楠:社會上有質疑,社保費率往下降,會不會后期就吃緊了,沒有結余了?養老要成問題了?
李麗輝:對此國家有考慮。比如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主持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那里面資金很充足,可以作為養老金的預備。
主持人:相當于不光有社保蓄水池,還有水庫。
李麗輝:再一個,還要繼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這項政策將為養老保險基金提供更多儲備資金,緩解基金未來的支付壓力。
張連起:還有財政部持有該公司股權的10%一次性劃轉給社保基金持有。下一步還可能再劃轉一部分國有資本,因為有一些國企原來沒有交社保費,現在由國家承擔墊付了大量養老金的,這是歷史欠帳。
陸婭楠:所以,第一條,在社保費上不能給企業形成新的成本壓力。同時,要告訴大家,不要焦慮,我們其實有錢,我們有水池,有水庫,有水缸,不用擔憂。第二條呢?
李麗輝:應該要降費率。
張連起:降費主要是指要繼續進一步清理一些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比如,社保費空間是有的。社保費的主要問題是原來名義的征收率和實際的征收率存在一定距離,要把社保費在現在比較高的征管水平下,名義征收率降下來,下降的幅度也不會小。
第四個紅包:個稅
主持人:說完企業,我們再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個稅。
張連起:如何公平、有效解決個人所得稅改革和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的問題?一方面可持續,一方面又保證了我們的個人所得稅公平?我認為改革成功的完全成熟條件很難一蹴而就。因為涉及的部門太多,比如說我們現在信息化,1+10,財稅部門是1,有10個部門需要和這個有關,住建、醫療、國土資源、教育、出入境、公安戶籍、衛健委、民政等等。隨著金稅三期工程,打通信息孤島最后一公里等工作的推進,我想公平和可持續的問題都會逐漸解決。
主持人:咱們可以在任何手機應用商店里下載“個人所得稅”APP,自行填報信息,操作很簡單。大家也確實有必要去核對一下自己的各項信息,因為可能涉及到以后的個人信用問題。我就發現自己的就職信息有誤,及時進行了申訴和修改。
張連起:提醒大家在申報專項抵扣時,千萬不要以為目前不需核實信息,為了蠅頭小利,比如沒租房卻寫自己租房,最后過兩三年出現一些誠信問題。誠信推定很重要,就像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我稱它為“維信素”。忽視誠信,萬一未來影響出行、影響貸款,就很糟糕了。
李麗輝:我認為這次減稅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和稅制改革結合得特別好。包括增值稅,先營改增,都變成增值稅后,再來說稅率高低的問題。每一步其實是有設計的,不是一個短期行為。
張連起:剛才麗輝點睛。隨著越來越公平、有效、可持續,現代增值稅制度和現代個人所得稅制度將逐步建立起來。
陸婭楠:下一步的財稅體制改革可能會有哪些特別重要的步伐?
張連起:隨著減稅降費政策逐步落地,必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信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稅收的實際征收率是非常低的。未來,要考慮到名義稅率和實際征收縮小差距的問題,盡可能達到一致。第二,要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和個人所得稅制度,當然這是大命題,但是我覺得有關方面已經走出重要的一步。比如個人所得稅由原來的分類征收向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改革,這就是重大的一步。該改革結合了民生相關,使我們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等得到切實體現,這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