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李克強說,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在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
李克強從八個方面對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扎實打好三大攻堅戰,重點任務取得積極進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活力不斷釋放;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發展動力繼續增強;統籌城鄉區域發展,良性互動格局加快形成;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李克強指出,思危方能居安。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我們一定要直面問題和挑戰,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竭盡全力做好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
李克強說,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做好政府工作,要注重把握好以下關系:一要統籌好國內與國際的關系,凝心聚力辦好自己的事;二要平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三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依靠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李克強說,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十項工作:一是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二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三是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四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五是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六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七是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八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九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十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克強還就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國防和軍隊建設,香港、澳門發展和兩岸關系,以及我國外交政策作了闡述。
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審查國務院關于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及計劃草案、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及全國預算草案。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丁薛祥、劉鶴、許其亮、孫春蘭、李希、李強、李鴻忠、楊潔篪、楊曉渡、張又俠、陳希、陳全國、陳敏爾、胡春華、郭聲琨、黃坤明、蔡奇、尤權、魏鳳和、王勇、王毅、肖捷、趙克志、周強、張軍、張慶黎、劉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華、萬鋼、何厚鏵、盧展工、王正偉、馬飚、陳曉光、梁振英、夏寶龍、楊傳堂、李斌、巴特爾、汪永清、何立峰、蘇輝、鄭建邦、辜勝阻、劉新成、何維、邵鴻、高云龍,以及中央軍委委員李作成、苗華、張升民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列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
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列席大會。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解放軍有關單位、各人民團體有關負責人列席或旁聽了大會。
各國駐華使節旁聽了大會。
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其中,在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方面,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一組針對國計民生熱點難點的新策“加減法”。
“加法”
就業優先: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今年城鎮新增就業要在實現預期目標的基礎上,力爭達到近幾年的實際規模,既保障城鎮勞動力就業,也為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留出空間;
穩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優化進口結構,積極擴大進口;
增收入: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支持小微: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升級質量: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服務;
更多優惠:強化普惠性支持,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等稅收優惠政策;
新增基建: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
穩定農業:要穩定糧食產量,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
增準入: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
強民生:基本民生投入確保只增不減。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強教育:今年財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保障醫療: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提質養老: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適當提高城鄉低保、專項救助等標準,加強困境兒童保障。
“減法”
減稅負: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要切實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稅降費感受;
減貧困: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
減污染排放: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降實際利率: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際利率水平;
解風險隱患:長期積累的諸多風險隱患必須加以化解;
降企業負擔: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穩定現行征繳方式,各地在征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節流、開源: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
減失業: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各類企業,三年內給予定額稅費減免;
糾就業歧視: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中的性別和身份歧視;
克融資難: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縮負面清單:要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應減盡減審批:確需審批的要簡化流程和環節,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今年,要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使企業更便捷拿到營業執照并盡快正常運營,堅決克服“準入不準營”的現象;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
不能折騰群眾: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不能讓繁瑣證明來回折騰企業和群眾。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政府部門做好服務是本分,服務不好是失職;
取消道路省界收費: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眾;
減創新成本: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
降輟學: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
根治農民工欠薪現象:抓緊制定專門行政法規,確保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
讓干部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各級政府要堅決反對和整治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干部從文山會海、迎評迎檢、材料報表中解脫出來,把精力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減少開會發文:今年國務院及其部門要帶頭大幅精簡會議、堅決把文件壓減三分之一以上。
“互聯網+”有“+”有“-”
加法??
+政務:推行網上審批和服務,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使更多事項不見面辦理,確需到現場辦的要“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
+監管: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制造: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網速: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互聯網+”。開展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改造提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推動移動網絡基站擴容升級,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
+新業態: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農村: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
+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
+督查:壓減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實施“互聯網+督查”。
減法??
-資費:持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今年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
-信息藩籬: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范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1.做好文化文藝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等重要會議。
今年兩會,他首先來看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再次體現出對文化文藝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高度重視。
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
追溯歷史,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精神力量。
放眼世界,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與其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因此,文化文藝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堅持和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幾年來,文化文藝界、哲學社會科學界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文化文藝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總結2018年極不平凡的成績,指出,這是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也凝結著包括在座各位同志在內的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2.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
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
現在,進入了。世界變局之大百年未有,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波瀾壯闊。文化文藝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也要與時代同頻共振。
對政協委員強調,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書寫、謳歌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
如何擔負的使命任務,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節點,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后的、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3.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
“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于人民。”在講話中熱情贊頌人民的創造偉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因此,為了人民、扎根人民、奉獻人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大秘訣。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強調,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他要求文化文藝工作者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強調,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
強調的工作方法,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做到實處,這樣才能不斷以精品奉獻人民,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
4.要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強調,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
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自己首先立身要正。
勉勵大家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3點要求:
一是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
二是要堅守高尚職業道德,多下苦功、多練真功,做到勤業精業。
三是要自覺踐行,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3點要求,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德”字。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任何時候要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