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兩會專題 > 正文

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二次就業相關提案最新政策解讀

更新:2023-09-14 01:09:20 高考升學網

全國兩會關于二次就業相關提案最新政策解讀

全國兩會開幕前夕,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回答了關于延遲退休政策何時出臺的提問。事實上,此前連續兩年全國兩會上,人社部負責人多次公開回應了這一民生熱問。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尹蔚民稱,將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繼續深入研究,適時推出延遲退休政策。那么,延遲退休政策適時的“窗口期”是什么時間呢?

【下崗工人養老保險問題】

延遲退休后下崗退休工人的社保到底是自交還是棄保?

現行退休標準為男性60歲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員55歲退休,以及女工人50歲退休的政策,是從1951年起開始實行的。在過去多年,為配合國有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標準是女性40歲便可以辦理提前退休。但是現行的養老標準已經不能適應國家的發展,由于老齡化的到來,中國實行延遲退休政策已經勢在必行。

【城鄉醫保政策統一】

據介紹,2016年居民醫療保險新政策執行全市統一籌資標準,范文參考網按照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籌集。全市的城鄉居民,不再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2016年個人繳費的標準統一為每人230元。

“從2016年1月開始,我市實施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據市社保局醫保待遇科的工作人員介紹,我市在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整合后又有重大舉措,統一全市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這次政策統一,總體上保證了醫療保險待遇不降低,最大限度地保障老百姓利益。政策統一后使用目前全市統一的職工醫保系統,既解決了重復參保、財政重復補助、信息系統重復建設等問題,降低了管理成本,又保證了全市城鄉居民享有同等、無差別的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焦點一

政策出臺需要重點考量哪些因素?

多位專家表示,延遲退休政策實施不僅需要充分征求公眾意見,還與全國人均預期壽命、人口老齡化程度、勞動力供求狀況等因素密切相關,多種因素、多方面訴求都需要通盤考慮。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1981年為67.88歲,2015年達76.34歲。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當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明顯延長。同時,由于受教育時間延長,很多人首次參加工作年齡明顯延后,因此退休年齡可適當延遲。

“延遲退休年齡是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中心主任褚福靈表示,范文內容地圖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世界上許多國家,如美國、德國等都將延遲退休作為一項重要措施。

此外,勞動力供求狀況是影響延遲退休政策出臺的關鍵因素。人社部公布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年齡人口2011年達到峰值9.25億人,2011年以后勞動年齡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為9.11億,還在持續下降。預計到2030年以后,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

不過,當前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流安置壓力凸顯,不少人擔憂延遲退休政策會大量擠占現有就業崗位。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表示,如果延遲退休2021年從女職工開始實施,據測算,影響的就業崗位數當年為77萬個左右,2037年為171萬個左右,2050年末為175萬個左右。在這一長期的過程中,我國人口結構會有很大的改變,延遲退休對我國就業沖擊有限,范文寫作不必過分擔心。

同時,尹蔚民也表示,就業壓力非常大,特別是這幾年,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流安置的壓力也非常大。所以在制定延遲退休政策時,就更加穩慎。

焦點二

如何兼顧不同群體訴求?

對延遲退休政策,不同群體的訴求差異明顯。白領張麗莉說,她父親16年前從國企下崗,就盼著早點到退休年齡領養老金,“如果延遲退休,他肯定有想法。”她說。

武漢市一家公立醫院的財務主管周慶琳,兩年前退休后被單位返聘。周慶琳說,按現行政策55歲女干部就能退休,不過醫院里大部分醫務人員與行政骨干辦理退休手續后都會被返聘,“事實上已經實施了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牽涉不同利益群體,訴求各有不同。”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說。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等單位發布2016年《公共服務藍皮書》,其中一份對全國38個城市2.4萬多名被訪者的調查顯示,對延遲退休,30.26%的被訪者表示“贊成”,還有31.04%的被訪者表示“說不清楚”。

全國人大代表、熱門思想匯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調整退休年齡應當兼顧特殊。例如,重體力崗位上的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到一定程度的勞動者,以及工齡長的勞動者,應允許在基準退休年齡前提早退休。如德國2012年起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逐步延遲到2029年的67歲,但2014年出臺的新法案規定,允許繳養老保險費滿45年的勞動者可以在63-65歲間提前退休并領取全額養老金。

全國政協常委、臺盟吉林省主委王天戈表示,延遲退休應體現制度與彈性并存的原則,對一些確有需要的崗位和職業,應建立相對完善、體現彈性的延遲退休機制,既讓勞動者有機會繼續發揮能力,也尊重勞動者的意愿。

焦點三

如何讓延遲退休者養老待遇“不吃虧”?

有些人擔心,現在養老待遇“不看繳費長短,只看退休早晚”,擔心延遲退休后領取養老金可能會減少,會“吃虧”。合肥市51歲居民李向軍說:“假設自己活到80歲,60歲退休的話,能領20年的養老金;如果延遲到65歲,只能領15年。”

湖北一基層社保部門負責人表示,由于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基礎較低,因此,國家連續10多年對基礎養老金調整增長,使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逐年提高。然而,由于現行養老金計發辦法與養老金調整機制不協調,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體現不突出,“確實容易出現晚退休、個人簡歷社保繳費時間長,反而養老待遇不如早退休、社保繳費時間短的群體的情況。”他說。

褚福靈說,延遲退休改革應當與養老保險計發辦法和調整待遇辦法改革統籌推進,形成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這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做法。

還有代表委員建議,除調整養老金計發辦法外,還應該通過稅收調節、過渡期養老金靈活申領等手段,保證工作時間長、退休時間晚的群體利益不受損。

焦點四

能否緩解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

有人提出,延遲退休是否因為養老金發放壓力加大?多位專家指出,延遲退休政策出臺的目的,并非為解決局部地區出現的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問題。但延遲退休實施后,意味著職工繳費年限相應延長,對于養老保險基金運轉總體肯定利好。

人社部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2.84萬億元,總支出2.58萬億元,累計結余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說明養老保險當期運行是平穩的。各省份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差異比較大,有特別困難的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上用完。

褚福靈認為,延遲退休后,相應群體的養老金水平也會相應提高,因此基金增收部分也應主要用于提高延遲退休群體養老待遇。

以上就是這篇范文的詳細內容,涉及到退休、延遲、政策、表示、待遇、養老金、年齡、居民等方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最新圖文

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

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

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

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婷婷五点开心六月综合基地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