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每年兩會都會探討當下社會許多人重點關注的事件,而房地產仍是中國最大的經濟支柱,今年房價會不會漲?接下來小編就帶您了結一下兩會與房價之間的情況。
房價一直在漲,樓市過熱催生的搶房潮、假離婚、天價地、賣房保殼等“奇葩現象”,更讓房價和樓市成為輿論焦點。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兩會部長通道:直面熱點 陳政高六提“穩房價”。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自去年3月兩會之后,鮮少在媒體上公開露面的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23日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他六次提及“穩房價”,對高房價、庫存、棚改、長效機制等熱點問題一一回應,釋放樓市平穩發展的信心。
2017年房價會不會漲?
去年10月以來,中國28個城市密集出臺了近80次涉及房地產調控的新政。政策嚴控的高壓一直覆蓋在房地產市場上空。限購、限貸、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面積,整頓規范房地產市場等手段在各地陸續出臺。恐慌購房情緒與調控“冷水”的博弈下,房價如何走成為民眾最為關注的話題。
對此,陳政高直接拋出“定心丸”:不論是從環比看,還是從同比看,預計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價格會繼續趨于穩定。其不厭其煩地強調房價和樓市會保持穩定。在一系列調控之下,熱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所轉變,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調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他指出:“盡管2017年房地產市場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以及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我認為有利條件更多,我們有能力、有辦法來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
長效機制何時出臺?
作為“穩樓市”的“終極手段”,長效機制何時能夠落地?陳政高表示,現在中國已經具備了建立這樣一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條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建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目標、標準、途徑,這就為制定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指明了方向。
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樓市定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作為長效機制的一部分,近期市場上再次出現關于房地產稅加速出臺的聲音。由于房地產稅針對持有環節征收,也被不少人視為打擊囤房炒房的利器。
去庫存有新招?
對于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目標,陳政高指出:“不大起大落,就是我們所說的平穩健康發展。”這意味著,除了熱點城市防過熱、防風險外,“穩房價”還必須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高的問題。
陳政高表示,新型城鎮化是去庫存的根本途徑、重要途徑,要支持、引導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買房。具體而言,就是要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包括提高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包括醫療、教育等,繼續推進三四線城市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
房價事關百姓,對于負擔過重的群眾來說,買房也是苦惱之事,因為擔心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在2017年兩會上,委員們提及房地產問題,極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