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兩會專題 > 正文

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醫療改革提案,兩會醫療改革相關政策

更新:2023-09-16 17:13:19 高考升學網

2018醫療改革新舉措

1、公立醫院薪酬試點改革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18兩會教育改革 2018兩會房產稅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2018兩會房價趨勢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2018兩會教師工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鼓勵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有利于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需要指出的是,提高勞務技術報酬勢在必行,但是提高到什么程度,成本由醫院、個人、醫保基金等如何合理分擔,還需要有關方面認真研究。

2、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保險有效銜接

民政部、財政部等六部門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有效銜接的通知》,要求各地資助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將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

3、改革醫保支付方式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今天聯合發布通知,部署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預算管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個人負擔,確保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基金可持續運行。

還要求實施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統籌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全面實施以總額預算為基礎,門診按人頭付費,住院按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按床日付費等多種方式相結合,適應不同人群、不同疾病及醫療服務特點的復合支付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將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建立健全“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激勵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民主黨派建言市場監管與改革 “新醫改”成兩會熱點 醫生人才培養與薪酬改革受關注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大會開幕,全國進入兩會時間。這是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后的首個兩會,民主黨派圍繞中國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向政協大會提交的提案數量客觀。

緊隨的醫改政策大年, “新醫改”仍是農工、民進、民盟等民主黨派的關注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民主黨派對“新醫改”的建言主要圍繞“人”展開。其中包括基層醫療機構人員能力的提升、醫學專科與全科人才的結構平衡以及以公立醫院去編制化為代表的人事制度改革。

此外,大病救助的政策銜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公平性、為盡快應用創新藥而完善醫保目錄調整機制等關系民生重大問題仍然是各民主黨派的主要關切。

家庭醫生“簽而不約”?

不論城區還是農村,家庭醫生“簽而不約”現象普遍,簽約流于形式。農工黨中央《關于加快破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而不約”困難的建議》分析,造成“簽而不約”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社區藥品不全、設備落后、家庭醫生技術不高,基層醫生數量不足、工作量大是最為根本的原因。

提案收集的數據顯示,以家庭醫生簽約較為領先的浙江為例,全省注冊為全科醫生的基層醫生僅1.5萬人,且主要集中杭州、寧波、紹興。

在金華婺城區西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包括院長在內全科醫生只有6名,要服務人口4.5萬。

“可簽約醫生總量嚴重不足,且地區分布不均,尤其老少邊窮的鄉鎮衛生院更是短缺,村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嚴重不足。”農工黨中央提案稱。

基層醫生數量不足的問題由來已久。由于對基層醫療機構長期投入不足,導致基層醫生職業環境、收入待遇差,一系列連鎖問題導致職稱晉升難。相比大醫院的專科醫生,基層醫生未得到應有的待遇和尊重。

但基層醫生數量不足亦有其更深層次的問題,即中國醫學教育在專科與全科人才培養上的結構性失衡。

“我國全科醫生總人數約18萬人,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的還不到8萬人,僅占執業醫師總數的3%左右。”農工黨中央提交的《關于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筑牢健康中國人才支撐基礎的建議》介紹。

上述提案稱,在OECD國家,全科醫生至少在1/3以上,一些國家已達50%。而國務院也早在就出臺了《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每萬人有2-3名全科醫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與此目標相差甚遠。

全科醫生的匱乏不僅導致基層醫療機構在服務能力上“積貧積弱”,也使得公共衛生、兒科、精神衛生、病理人才培養無法滿足需求。

為此,農工黨中央提出,應盡快建立一支人數眾多、遍布城鄉的高素質全科醫生隊伍。

事實上,國家衛計委也聯合教育部多次提出要加強全科人才的培養。但現在看來,5000名左右的新生力量仍然無法滿足巨大的缺口。

農工黨對此提議,應在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中繼續強化全科方向的引導。抓好5+3全科醫生直通車培養工作,加強下基層優惠待遇的人事政策支撐,完善全科醫生人事薪酬制度和激勵考評機制。

加快全科醫生薪酬制度改革

在人才培養上,盡管專科人才培養比例已顯著高于全科人才,但前者的質量仍成問題。

農工黨關于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的提案稱,當前醫學教育面臨生源質量下滑,高水平醫學院校招生規模偏小,改革進展不均衡,院校專業設置不合理、培養與需求脫節等問題。

提案指出,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沒有實施醫學教育改革,教育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基礎與臨床教學聯系基本隔離,重課堂輕臨床,重技能培訓輕人文教育,重醫療輕護理,重臨床輕公衛的情況普遍存在。

此外,醫學人才培養還面臨總量不足的系統問題。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需求和服務量的快速增長,亟待醫學教育發展予以進一步人才支撐。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每千人口醫生數和護士數以及醫護比均低于OECD國家的相關水平。

為此,提案建議提升醫學教育的戰略地位,為推動全面深化醫改和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人才支撐。

農工黨中央在媒體吹風會上將之概括為新醫改“三醫聯動”向“四醫聯動”的轉變,即在醫療、醫保、醫藥聯動的基礎上,新增醫學教育一項。

為此,農工黨中央還呼吁加快以公立醫院去編制化、全科醫生薪酬制度改革為代表的人事制度改革。

農工黨《關于做好公立醫院去編制化改革工作的幾點建議》指出,中國衛生事業單位編制標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基于編制的一整套管理體制機制并逐漸固化,職工去編制化 涉及衛計、人社、審計、財政、編辦等多部門,將牽一發而動全身。

為此,提案建議,由政府牽頭,協調聯動,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規定。提案強調“公立醫院的事業編制要取消,其提供公益服務的屬性和功能絕不能取消”,應強化財政投入力度,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

同時,由于去編制化的公立醫院除了少部分財政撥款,診療費用將成為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國家衛計委、人社部等部門應進一步強化醫保基金的使用和監管,確保醫院合理定價、醫保機構嚴格監管,實現醫院合理收費、醫保經費可持續運行,共同維護人民的切身利益。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

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

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

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熟女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5g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