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重點
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一)切實增強內需拉動,推動經濟平穩增長
擴大內需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戰略基點。穩增長就是要更好地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
多管齊下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圍繞補短板、調結構,持續加大綜合交通、產業和民生等領域投資力度。聚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重點,精心實施好列入國家計劃的重大項目,開工一批投資強度大、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超前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省級繼續抓好20項重大建設項目,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力爭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
多措并舉促進大眾消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促進消費轉型升級,實施養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綠色、教育文化體育等6大領域消費工程,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繼續落實商貿流通企業獎勵政策,加大商貿流通企業培育、批發市場改造和鄉鎮農貿集貿市場建設力度,優化城市快銷物流倉儲設施布局,推動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改善消費環境。力爭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以上。
多方協調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國土、環保、林業、金融等部門責任,提高投資項目要素保障水平。統籌平衡煤電油氣運市場供需,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著力化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強化經濟運行預測監測和政策儲備,健全防范和化解風險長效機制,保持穩增長措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發展條件
基礎設施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前提。要著力加快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互聯網“五網”建設,形成有效支撐云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
抓好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暢通國際大通道為重點,全面完成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3年行動計劃。新開工建設小磨、華麗等高速公路項目,加快推進在建高速公路,確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00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爭取玉磨、祥臨、彌蒙等鐵路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泛亞鐵路中線和云桂、麗香等10項在建工程進度,確保鐵路在建里程達到1644公里。加快昆明機場配套工程和瀘沽湖、滄源、瀾滄、紅河機場建設,不斷完善航線網絡。加大金沙江黃金水道開發力度。爭取中老鐵路境外段、中緬陸水聯運取得積極進展。繼續加大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前期工作力度,爭取有更多項目立項或開工建設。
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加強配套溝渠、管網修復和建設。爭取滇中引水工程項目建議書獲得國家批復。力爭德厚水庫開工、阿崗水庫可研報告和車馬碧水庫項目建議書獲得批復。抓好山區水利建設,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新開工40件骨干水源工程,實施1000公里干支渠防滲工程,全面完成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任務。
抓好能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快水能資源開發,有序開發風能、光能和生物質能,加快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前期工作,推進天然氣支線管網建設,加大西電東送通道和售配電網建設力度,抓緊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加快寬帶網絡普及提速、三網融合和4G業務發展,推進云計算中心建設,積極開展省級互聯網直聯點建設工作,推廣應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繼續抓好政務數據中心、區域信息匯集中心和寬帶鄉村、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
(三)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是云南發展的支撐。要繼續推進三大戰役,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繼續鞏固提升煙草、有色金屬等傳統優勢產業,集中力量優先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汽車、石化等新興產業,確保北汽瑞麗汽車基地一期、千萬噸煉油等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重,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并舉,實現服務業提質增效。深度開發旅游產品,推進旅游服務標準化,強化旅游行業監管,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升旅游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
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發揮產業園區功能,推動產業集群化、聚集化發展,打造區域產業發展競爭新優勢。支持各類園區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發展面向南亞東南亞市場的出口導向型輕工產業。全面清理整頓各類產業園區,科學確定園區主導產業,引導省級以上重點園區差別化發展。繼續推進10個千億元省級園區建設,州(市)重點推進5O個百億元園區建設,各縣(市、區)結合實際推進重點產業園區發展。
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強化產業技術創新,增加科技研發投入,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科技創新園建設,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檔升級。擴大科技開放合作,落實好科技入滇合作項目。推進人才強省、質量興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力爭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8%左右,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