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田實灌面積達到2125萬畝,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33.1億公斤。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和七大產業振興翻番工程,啟動實施新一輪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規劃,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增長18%。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扎實開展。
深入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建設產業扶貧項目233個、完成投資200億元;實施精準扶貧,5萬名農村貧困勞動力接受就業培訓,2萬名貧困學生受到教育資助,4萬多名干部駐村幫扶,覆蓋所有貧困村,在21個扶貧攻堅縣啟動實施金融富民扶貧工程,4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制定實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綱要和行動計劃,重點推進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完成投資超過145億元,改造縣鄉公路544公里,新建和改建農村飲水工程1598處,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00個,完成采煤沉陷治理搬遷4.6萬人。全力辦好農村“五件實事”,改造農村困難家庭危房15.5萬戶,新建改建農村幼兒園312所,易地搬遷農村貧困人口10萬人,配備保潔員7.3萬名、垃圾收運車3.5萬輛,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萬名。
統籌推進城鎮化建設,太原晉中同城化步伐加快,上黨城鎮群、百里汾河經濟帶等城鎮組群發展提速,晉中108廊帶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啟動建設。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管網、生態園林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35億元。新開工城鎮保障性住房23萬套,建成21萬套。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實現在就讀地參加中考和高考。城鎮化率預計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54%。
一年來,我們真情實意惠民生。財政支出的八成以上和全部增量均用于民生改善。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新改擴建206所公辦標準化幼兒園,農村小學、初中學生人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695元、895元,21個縣初步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招聘1407名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城鄉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由310元、750元統一提高到4000元;中職教育免收學費全覆蓋惠及45萬名學生;高校新校區全面建成,11萬師生入住,新增山西工程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