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汪同三:我們以前也講到過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但是在五中全會的公報中已經把它再一次提高到更高、更重要的水平。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要實現真正綠色發展中國的路還很長,我們希望以垂直管理為契機,以這個作為一種起點,中國將來的環境保護跟綠色發展真的能走上正確的道路,取得比較好的結果。
【外專觀察】
美國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拉姆:領導下的中國將開啟“生態文明”時代,比起最近十年來僅對高速發展工業下注的模式,中共領導人呼吁的新型增長方式更加完整和均衡。
4、開放——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公報摘要】
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必須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推進雙向開放,支持沿海地區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提高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水平。
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讓更多臺灣普通民眾、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主動參與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汪同三:開放發展有這樣幾個重點:一是我們中國的經濟要更深度融入的世界經濟中去;二是我們要堅持互利共盈這樣一個戰略;三是也是提的比較明確的,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這也是對我們開放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開放實際上某種意義上也是創新的一種,因為中國三十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應該得益于對外開放。當然步入當下的狀態,中國在全球經濟總量達到了第二,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上,進一步閉關自守還是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融入世界,這是我們黨在這次會議上作出了很莊重的選擇。
【外專觀察】
悉尼科技大學澳大利亞-中國關系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羅震:之前的經驗證明,開放國內市場是改革的有力工具,令中國受益匪淺。
5、共享——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公報摘要】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并按貢獻分配的機制。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專家解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共享發展和小康是高度相關的重要的提法。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先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現在是要實現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在共富的基礎上實現共享,通過共享來實現共富,這種發展觀是非常重要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十三五”期間,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備受公眾關注的義務教育、延遲退休、生育政策、房產稅等問題,都將成為改善和發展民生的重要著力點。
【外專觀察】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瀨口清之:通過保障就業和維持物價穩定,中國實現了百姓生活穩定。中國如果在“十三五”期間也堅持基于“新常態”的政策運行,將極大有利于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