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區域協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其究竟會給國家、各地帶來哪些發展機遇?相信在全國兩會上,這個問題一定會是熱門話題。
制度反腐,“打虎”“拍蠅”還會有哪些動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黨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這與以為黨中央強力反腐有關,特別是對貪腐高官的查處令人矚目,僅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就查處省部級以上貪腐高官80余名,這種反腐力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撼。
“全面從嚴治黨”的號角已經吹響。,如何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還會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如何真正用制度管住權力,切實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進而將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人們無比期待。
公正司法,冤假錯案不再有了嗎?
設立巡回法庭、清理執法考核指標、推行司法公開……近日,有關法治的新聞再次屢屢見諸報端。其實,法治是近年來社會各界熱議的高頻詞。
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專章部署“建設法治中國”之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做出了全面、系統、科學的部署。說到底,這些都是為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呼格吉勒圖、于英生等冤假錯案不再發生。下一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還會有哪些新舉措、新亮點?對此,“兩高”報告自然是必讀文件。
立法法修改,“紅頭文件”能不再“任性”嗎?
立法法,一部涉及立法體制、規范立法工作的基本法。根據部署安排,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聽取和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此之前,立法修正案草案已經經歷“兩審”,多處修改值得再思考。
地方立法權真的會擴大嗎?草案擬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將較大的市(包括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限修改為“可以對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同時,“紅頭文件”會得到遏制嗎?根據草案規定,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究竟如何定論,讓我們拭目以待。
戶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