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兩會專題 > 正文

2019年全國兩會熱點解讀,全國兩會精神解讀(五)

更新:2023-09-16 20:47:35 高考升學網
管理機制,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費市場環境。”

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華中師范大學減貧和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陸漢文:

創新扶貧開發方式

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

2013年我國減貧1650萬人,今年減貧目標定為1000萬人以上,是否有點保守?“這個目標符合扶貧開發工作規律。”陸漢文指出,扶貧有個規律:扶貧標準確定之后,每年減貧規模會遞減。2011年中央將扶貧標準從農民人均純收入1196元上調到2300元,當年減貧規模高達4329萬人,但2012年遞減到2339萬人,2013年降到1650萬人。

“新目標既考慮到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目標任務的需要,也考慮到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等問題。”陸漢文認為,新目標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一方面,扶貧開發將進一步加力;同時,報告明確提出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宏觀層面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微觀層面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這將強力推動減貧工作更高效率地深入推進。”

報告明確,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播的重要方式。”陸漢文認為,下一步還要花更大的力氣轉移培訓勞動力等,增強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加快增收脫貧。

“三個1億人”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

“人的城鎮化”最關鍵

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三個1億人”的目標: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李鐵認為,這一提法突出了新型城鎮化的本質,即人的城鎮化,找準了未來工作的著力點,有助于提升城鎮化質量。

李鐵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率快速提升到53.7%,但跨越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短板”。比如,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緩慢,部分城市存在棚戶區、城中村等問題,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導致大量人口大跨度流動,加劇了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等。

“這些問題不解決,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就是一句空話。”李鐵認為,讓進城農民早日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當務之急是盡快將“三個1億人”的目標細化,根據城市人口規模和綜合承載力,合理設定任務指標,以早日形成“硬約束”。同時,還需做好配套政策,既要從財稅、社保等方面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擔機制,增強流入城市吸引人口定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

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

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

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午夜色福利欧美 | 日韩精品色婷婷免费视频 | 婷婷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婷婷射亚洲娱乐中文网 | 亚洲a无线在线观看国产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