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方式絕不能再拖。越早轉,農業發展前景越廣闊。”這在同期召開的全省農業工作會議上得到體現。在糧食生產上,會議近年來首次沒有明確增長目標,而是提出“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要求“實施綠色增產模式”,加強農業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并明確今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省社科院城鄉經濟所研究員謝培秀認為,這表明我省將把轉方式、提高農業的效率、效益置于更突出位置。
轉方式如何轉、向什么方向轉?對此會議提出,加快農產品供給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轉變”,發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可持續發展轉變”,農業生產由“靠天吃飯”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民素質轉變”,并加快經營方式向適度規模轉變。
“從量上看,我省是農業大省。但從質量、效益看,離農業強省要求差距不小。”謝培秀說,在繃緊糧食安全弦的基礎上,要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延伸產業鏈,走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會議提出要抓住國家扶持農區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機遇,做好糧改飼和種養結合的大文章。
可持續發展,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最終目標選擇,中央提出了“減、退、轉、改、治、保”的六字要求。對此,會議提出要通過科技支撐、經營方式和營銷模式創新等途徑,提高土地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推動農業發展轉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循環的軌道。
更加突出深化改革,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
推動農業現代化,動力從哪里來?會議給出的答案是繼續深化改革。
會議提出,“增強農村發展新的活力,關鍵在改革”、“進一步靠改革消除瓶頸制約,釋放要素活力”、要“形成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組合效應”。“從會議中釋放出來的這些信號可以預見,今年‘三農’領域的改革力度將持續加大。”省農委副巡視員胡桂芳分析。
改革千頭萬緒,必須抓住關鍵環節。會議明確了今年農村改革重點,指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礎”。要“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確保到明年底基本完成試點任務”。建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任務,要“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機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要“進一步強化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職責”、“不斷健全現代
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CopyRight 1996-2024 Www.creditsaili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婵°倕鍊规灙闁逞屽墮閸燁偄鐣峰畝鈧埀顒佸喕婵″洨绱為敓锟� 闂佺粯顨呴悧濠傖缚閸儱绠ラ柍褜鍓熷鐢告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