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邁出新的步伐。全省上下
大力推進對外開放,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不斷深化,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分別達到190對和187對。積極走訪全球知名企業地區總部,與一批世界500強公司建立了更密切關系。
成功舉辦第二屆中非省市長對話、第七屆華商企業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會,香港、臺灣山東周活動取得豐碩成果。全省進出口總額2671.6億美元,增長8.8%。實際到賬外資140.5億美元,增長13.8%。農產品出口、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保持全國領先。國家級開發區達到32家。
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的進步。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和制度完善成效明顯。嚴格執行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05件、政協提案752件。提請省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9件,制定政府規章14件。
全面落實行政程序規定,加快推進政務公開。完善社區治理機制,推動行政管理、社會事務、便民服務一體化。建成城市社區服務站6286個,“一站式”服務大廳4019個。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到1.8萬個,社區志愿者達到92.9萬人。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2242件,其中大案要案3601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182人。
各項社會事業繁榮興旺。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試行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青島、濰坊等地推進中小學校取消行政級別試點,山東農業大學、臨沂大學等完善治理結構的探索取得成效。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預計達到2.17%。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啟動建設。采取17市共同承辦新模式,成功舉辦“十藝節”。
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藝術精品創作取得豐碩成果。建成標準劇場34個,新建、改建縣級圖書館和文化館132個。一批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全民健身工作取得新進展,山東體育健兒在十二屆全運會上蟬聯第一。
民生保障得到較好落實。大力實施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民生實事全部兌現。全年民生投入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7.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0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0元,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119.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3.3萬人。150萬貧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