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長費高云說,緊緊抓住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產城融合綜合改革試點的機遇,常州大力實施“三位一體”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戰略,大力發展整機整車等終端產品和共性技術、核心技術等關鍵環節,放大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太陽能光伏等產業鏈的競爭優勢,推動新醫藥、新光源等產業鏈加快發展,促進碳材料和通用航空產業鏈快速崛起。
實干強經濟,實干塑造人
新常態關鍵在“新”,轉方式、調結構,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尋找新動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南京將推動工業布局調整,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污染持續下降、生態持續改善。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全力實施生態環境倒逼,努力讓空氣更清新、水質更清澈、環境更整潔,消除群眾“心肺之患”。
宿遷市市長王天琦說,宿遷將重點挖掘7方面新動能,以轉型升級為關鍵,加快構建結構優化、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增添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動能。爭取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多次在市“兩會”上講,要一根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干”。揚州市政協委員劉曉明坦言,對表新坐標,歸根結底,還是濃縮成“實干”二字,實干強經濟,實干塑造人。如今,由上海大眾、濰柴亞星、江淮汽車等組成的三大汽車板塊形成,代表揚州狠抓重大項目建設,提升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度。本報記者聯合采訪劉宏奇蔡煒整理
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還要加把勁
17日開幕的政協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城市水安全備受關注。委員們提出,南京飲用水源地、地下水,農村飲用水和二次供水都有安全隱患,保證飲水安全還需加把勁,盡早防患于未然。
民進南京市委提交提案,指出南京飲用水源地水質總體較好,但部分飲用水源地處于輕度富營養化。南京現有集中飲用水水源地28處,其中,長江干流10處,其供水量約為220萬噸/日,占全市總量九成,服務610萬人,占全市總人口八成。長江干流水質呈下降趨勢,長江單一水源風險增加。此外,濱江取水口還承擔向高淳、溧水兩區應急供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