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河北省份2022年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物理專業分數線是57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1536名;
2、在山東省份2022年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專業分數線是58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7168名;
3、在重慶省份2022年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物理專業分數線是56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5045名;
4、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9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1403名;
5、在陜西省份2022年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0991名;
6、在新疆省份2022年的中國礦業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989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6 | 21536 |
2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3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4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5 | (5800元/年)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6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7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 581 | 27168 |
8 | (5800元/年)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9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10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11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5 | 15045 |
12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94 | 21403 |
13 | (語種:不限)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14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82 | 40991 |
15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16 | (語種不限)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 | - |
17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466 | 7989 |
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同時也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學校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學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兩個校園,占地4000余畝。中國礦業大學始于由英國福公司1909年創辦的焦作路礦學堂。1931年,更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抗戰爆發,1938年西遷陜西城固,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大學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抗戰勝利后,幾經輾轉,于1949年9月遷回焦作原址。1949年12月,焦作工學院撥歸燃料工業部領導。1950年3月,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1年4月,學校從焦作搬遷至天津辦學。1952年,北洋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采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成為北京學院路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文革”期間,學校遷至四川省合川縣三匯壩鎮,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78年,學校開始搬遷至江蘇徐州辦學,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并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1997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改設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1998年,煤炭工業部撤銷,學校劃歸國家煤炭工業局管理。2000年,學校又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3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從中國礦業大學分離出去,命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至此,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成為兩個相互獨立的辦學實體。2004年,學校成為全國正式擁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2006 年成為“985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伴隨著歷史的風雨,歷經時代的滄桑,中國礦業大學與中國工業化進程同步發展,與人民共和國一起成長,110多年來,歷經14次搬遷、12次易名,歷經艱辛,顛沛流離,卻依然薪火相傳,弦歌不輟。在舊中國,學校把“教育英才,備物質建設之先鋒;從事研究,求吾國學術之獨立”作為歷史責任。在,學校把“開發礦業、開采光明、建設祖國、造福人類”作為神圣使命。經過一代又一代礦大人的努力奮斗,鑄就了中國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獨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好學力行、求是創新、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校園精神,“學而優則用、學而優則創”的辦學理念,“勤奮、求實、進取、奉獻”的優良校風。學校建設與發展,得到了黨和親切關懷。毛澤東同志“開發礦業”的題詞曾激勵著一代代礦大人為事業不懈奮斗;鄧小平同志親筆批示指引學校在改革開放中走上中興之路;江澤民同志來校視察學校科研工作并為我校建校90周年題詞;胡錦濤同志為我校建校
中國礦業大學的地球信息科
時間:2025-03-08 11:0:38河海大學的農業水利工程專
時間:2025-03-08 08:0:23江蘇大學的工業設計專業分
時間:2025-03-08 07:0:42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時間:2025-03-08 0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