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吉林高校 > 正文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yè)?選學校選專業(yè)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包含近三年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最低錄取分數(shù)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yè)招生方向等數(shù)據(jù)。
1、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4128名;
2、在山西省份2021年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0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4766名;
3、在吉林省份2021年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3962名;
4、在廣東省份2022年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物理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4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7649名;
5、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物理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8719名;
6、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長春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0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8309名;
專業(yè)序號 |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7 | 31356 |
2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96 | 34128 |
3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73 | 31087 |
4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2 | 30764 |
5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05 | 34766 |
6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49 | 26908 |
7 | (專業(yè)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23 | 24643 |
8 |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14 | 27453 |
9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收費標準4840元/年)(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學制四年)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514 | 11265 |
10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收費標準4840元/年)(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學制四年))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529 | 11634 |
11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547 | 11068 |
12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485 | 16430 |
13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04 | 13962 |
14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538 | 13629 |
15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49 | 13512 |
16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94 | 18192 |
17 |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76 | 21687 |
18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550 | 14333 |
19 | (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562 | 13228 |
20 |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95 | 17265 |
21 | (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574 | 70010 |
22 | (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 | - |
23 | (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583 | 65131 |
24 | (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 595 | 53225 |
25 | (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 594 | 53487 |
26 |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 582 | 68657 |
27 | (4840元/年;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63 | 32023 |
28 | (4840元/年;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4 | 30966 |
29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3 | 31587 |
30 | (4840元/年;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32 | 54212 |
31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68 | 36336 |
32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3 | 33921 |
33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74 | 26965 |
34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51 | 28532 |
35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5 | 32601 |
36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請非英語語種的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7 | 84838 |
37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20 | 84558 |
38 | (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494 | 77668 |
39 | 請非英語語種的考生慎重報考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校本部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5 | 77649 |
40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辦學地點長春理工大學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6 | 28719 |
41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辦學地點長春理工大學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26 | 30138 |
42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辦學地點:南校區(q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48 | 28862 |
43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4 | 26735 |
44 | (南校區(qū))(專業(yè)備注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52 | 53981 |
45 | (南校區(qū))(專業(yè)備注: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66 | 49254 |
46 | (南校區(qū))(專業(yè)備注: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88 | 42142 |
47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26 | 72082 |
48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73 | 22050 |
49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02 | 18309 |
50 | (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11 | 18968 |
51 | (因教學特點和要求,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63 | 25015 |
長春理工大學原名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chuàng)辦,是新中國第一所培養(yǎng)光學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經(jīng)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fā)展,學校現(xiàn)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光電特色和國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是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長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因光而生,與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同頻共振。“兩彈一星”元勛、兩院院士王大珩為學校創(chuàng)始人、第一任院長。中國第一堝光學玻璃研制者龔祖同、中國第一臺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國第一臺高精度經(jīng)緯儀研制者薛鳴球等16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qū)W習,為學校積淀了嚴謹求實的治學風氣。學校先后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委、五機部、國家機械工業(yè)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yè)部、中國兵器工業(yè)總公司,1999年被劃轉(zhuǎn)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并與國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被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9年,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科技館——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被批準建設,由學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項目院校。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2017年,入選首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2020年,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項目A類。追光而行,在強化特色中推進內(nèi)涵發(fā)展。學校形成了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jié)合為優(yōu)勢,工、理、文、經(jīng)、管、法、藝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學科布局,構(gòu)建了光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完備的大光電學科體系,光、機、電、算、材主干學科均已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16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含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含自主設置二級學科),1種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11種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60個本科專業(yè);具有碩士研究生單獨招生考試權和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權。學校占地面積7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3.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chǎn)總值24.5億元;現(xiàn)有各類學生總數(shù)340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76人、碩士研究生5128人、本科生16778人、留學生134人。學校現(xiàn)有教職工211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6人;擁有國家級高端引智平臺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2個、吉林省優(yōu)秀教學團隊14個、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2個、吉林省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28個。砥礪奮進,在深化改革中提升辦學質(zhì)量。學校以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工程應用能力的高素質(zhì)專門人才為目標,形成了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
長春理工大學的智能科學與
時間:2024-08-21 06:0:48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的機械設計制
時間:2024-08-21 05:0:20長春科技學院是一本還是二
時間:2024-08-20 10:0:42吉林師范大學的電子信息工
時間:2024-08-19 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