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思想】 堅持綜合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堅持扎根襄陽、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的服務面向,堅持與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深度融合的辦學特色。堅持以內涵建設、實力提升、特色彰顯為事業發展主線,大力推進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服務地方、開放辦學等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地方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綜合性大學。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致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 開設本科專業55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5000多人。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等專業類“本科教學工程”項目14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實踐教學平臺9個。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改革,校企(地)深度融合、科教有機結合、全員協作配合的人才協同培養特色日益凸顯,榮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學生成人成才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漸成特色,年度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近300項。
【學科科研】 擁有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學科平臺15個,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5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個。附屬醫院(襄陽市中心醫院)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有力支撐醫學學科快速發展。近五年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3項,省部級項目140多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35項。年度科研經費突破5000萬元;授權專利數量居全省高校十強。
【師資隊伍】學校設有二級學院16個,現有教職工1353人,專任教師9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7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741人;有國家“”學者、湖北省“”學者、“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人選、“楚天學者”等高層次人才30余人。聘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陳剛、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著名歷史文化學家馮天瑜等榮譽(客座)教授127人,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118人,有一批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的中青年專家。
【校園文化】大力弘揚“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校訓精神和“敢為人先、樂于奉獻”的優良傳統,深入推進文明校園、書香校園、科技校園、藝術校園、運動校園建設。“到諸葛亮讀書的地方上大學”、“像諸葛亮一樣讀書去”、“新一代臥龍出山”等特色語系感召著青年學生求學、探知、成長。“隆中諸葛讀書工程”、“周末志愿服務”活動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獲得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格桑花”援藏支教活動受到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關注報道,是高校系統唯一入選首批50個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單位。
【開放辦學】堅持與地方共生共榮,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襄陽市及所轄縣(市、區)建立有密切的校地合作關系,各類合作項目有效實施。先進制造工程研究院、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大學科技園等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成效明顯,積極助推地方產業轉型升級。與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國內多所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對口支持合作關系,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10多所大學建立有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每年選派學生赴哈佛、劍橋等世界著名大學交流學習,中外合作辦學和留學生教育規模穩步擴大,師生出國(境)培訓游學已成常態。
【發展目標】當前,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感召下,湖北文理學院人搶抓湖北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一主兩副多極”重大發展戰略和襄陽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重要綠色增長極的重大歷史機遇,振奮精神,擔當作為,擼起袖子加油干,強力推進學校內涵建設和大學創建工作,向著建設地方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綜合性大學的新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36湖南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4南華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6湖南工商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