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吉林省份2021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3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9409名;
2、在吉林省份2020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5144名;
3、在江西省份2019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0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55732名;
4、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專業分數線是5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34198名;
5、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1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18136名;
6、在陜西省份2022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4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3924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3 | 65971 |
2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46 | 74238 |
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02 | 88051 |
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4 | 64450 |
5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08 | 49882 |
6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78 | 50412 |
7 | (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4000元/年)(學制四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404 | 33357 |
8 | (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4000元/年)(學制四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443 | 29526 |
9 | (辦學地點:校本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450 | 32447 |
10 | (校本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426 | 30420 |
11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9 | 49775 |
12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8 | 48484 |
13 | (語種不限)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482 | 49884 |
1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482 | 52961 |
15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32 | 29409 |
16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44 | 35144 |
17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471 | 31873 |
18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391 | 46593 |
19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35 | 45681 |
20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455 | 44567 |
21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16 | 42615 |
22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9 | 97714 |
2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37 | 105705 |
2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33 | 101389 |
25 | (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486 | 91798 |
26 | (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11 | 86644 |
27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488 | 85609 |
28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08 | 49206 |
29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494 | 55469 |
30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07 | 58500 |
31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18 | 56520 |
32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01 | 55732 |
3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476 | 87061 |
3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507 | 134198 |
35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517 | 136280 |
36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05 | 104548 |
37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509 | 130029 |
38 | (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17 | 118136 |
39 | (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44 | 110870 |
40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99 | 111061 |
41 | (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01 | 133288 |
42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2 | 70684 |
4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2 | 89448 |
44 | (理工類,4年,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34 | 74338 |
45 | (理工類,4年,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39 | 71725 |
46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435 | 73843 |
47 | (理工類,4年,4000元/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31 | 74658 |
48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02 | 102564 |
49 | (語種:不限)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20 | 76425 |
50 | (語種不限)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42 | 72644 |
51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24 | 76740 |
52 | (語種:不限)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21 | 72592 |
5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494 | 53374 |
5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32 | 67341 |
55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45 | 63924 |
56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28 | 40489 |
57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452 | 38823 |
58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462 | 41468 |
59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28 | 40472 |
60 | (語種不限)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04 | 14538 |
61 | (語種不限)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03 | 15352 |
黑龍江科技大學地處美麗的冰城夏都哈爾濱市的松花江畔,經過74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理、工、管、文、經、法等學科協調發展,以工為主、以礦業為學科專業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形成了“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格局,為區域經濟社會和我國煤炭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煤炭工業的脊梁”。學校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應急管理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是國家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是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建設示范高校。學校前身是中國共產黨1947年在雞西建立的東北第一所煤礦工人干部學校。1954年與鶴崗煤礦學校合并成立雞西煤礦學校。1958年在此基礎上成立本科教育雞西礦業學院。1964年因院校調整又改為雞西煤礦學校。1978年復建本科教育雞西礦業學院,1981年改稱黑龍江礦業學院,隸屬于原國家煤炭工業部。1998年劃歸地方,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體制。2000年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學院。2013年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大學。學校堅持“以生為本、為生盡責”理念,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與人才成長規律,著力培養“思想道德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現有17個學院,全日制在校生23874人,其中本科生2251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359人,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9年處于省內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學校堅持“以師為尊、為師服務”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1755人,近年來涌現出以“全國優秀教師”“省模范教師”“省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和省級“教學團隊”“教育科研團隊”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人才與優秀團隊,以及大批“雙師型”教師。學校建有“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與影響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養項目,可授予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擁有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權,有11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擁有9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建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其中,省部共建實驗室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培育智庫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具有國內一流的工程訓練與基礎實驗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務平臺。學校現有本科專業59個,其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6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示范課程。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示范區、1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才培訓中心、1個國家煤礦安全培訓基地。“十三五”
黑龍江科技大學的電子信息
時間:2024-10-20 05:0:44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的
時間:2024-10-19 21:0:41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的會計
時間:2024-10-19 12:0:53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招
時間:2024-10-19 0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