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6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7891名;
2、在吉林省份2020年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5408名;
3、在浙江省份2020年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專業分數線是54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02864名;
4、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9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1368名;
5、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9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13234名;
6、在云南省份2019年的瓊臺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8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0822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468 | 77891 |
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43 | 77276 |
3 | (辦學地點海南省海口市)(收費標準4600元/年)(學制四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389 | 36939 |
4 | (辦學地點海口市)(收費標準4600元/年)(學制四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410 | 37762 |
5 | (辦學地點:海南省海口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420 | 39927 |
6 | (桂林洋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396 | 38550 |
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2 | 53247 |
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0 | 47707 |
9 | (語種不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484 | 49027 |
1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471 | 57770 |
1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28 | 30377 |
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43 | 35408 |
1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459 | 35202 |
1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42 | 31649 |
1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7 | 68988 |
1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59 | 56010 |
17 | 在桂林洋校區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52 | 58505 |
1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19 | (桂林洋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 550 | 107128 |
2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545 | 103729 |
2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 | - |
2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549 | 102864 |
2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 | - |
2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559 | 92104 |
2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483 | 51250 |
2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58 | 51870 |
2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492 | 71368 |
2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03 | 68808 |
2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483 | 70162 |
3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31 | (4600元/年;辦學地點海南省海口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490 | 157920 |
32 | (4600元/年;辦學地點海南省海口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13 | 154550 |
33 | (辦學地點:海南省海口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62 | 164407 |
34 | (4600元/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35 | (辦學地點海南省海口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5 | 70137 |
3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479 | 78109 |
3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456 | 81773 |
38 | (辦學地點:桂林洋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3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8 | 83646 |
4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492 | 86563 |
41 | (辦學地點:桂林洋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42 | (文史類,4年,4600元/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廣西 | 文科 | - | 489 | 20599 |
43 | (理工類,4年,4600元/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24 | 80521 |
44 | (文史類,4年,4600元/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441 | 25284 |
45 | (理工類,4年,4600元/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10 | 89875 |
4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431 | 76055 |
47 | (理工類,4年,4600元/年,在桂林洋校區辦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4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533 | 22697 |
4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528 | 22742 |
5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海南 | 文科 | - | 606 | 5571 |
5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552 | 16058 |
5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 | - |
5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9 | 50745 |
5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67 | 58141 |
5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495 | 55297 |
5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79 | 53201 |
5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92 | 113234 |
5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496 | 115094 |
5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08 | 117818 |
60 | (桂林洋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88 | 112544 |
61 | (桂林洋高校區)(語種:不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17 | 79016 |
62 | (桂林洋高校區(語種不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29 | 83849 |
63 | (桂林洋高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25 | 75876 |
64 | (語種:不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6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492 | 54603 |
6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490 | 59046 |
6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481 | 60822 |
6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91 | 54150 |
6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07 | 51099 |
7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428 | 52029 |
7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442 | 53395 |
7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7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363 | 12529 |
74 | (年收費460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368 | 12670 |
7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7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380 | 21988 |
7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401 | 21903 |
7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415 | 22618 |
7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 | - |
瓊臺師范學院坐落于我國最大的自由貿易港和唯一的熱帶島嶼——海南省省會海口市,老校區位于古城府城,校園綠樹隱映,盡得千年瓊州府之人文底蘊;新校區踞自貿先行試驗區江東新區,毗鄰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傍依美蘭國際機場,既擁省會都市之繁華,又享世界級濕地之靜美,在“一帶一路”和南海發展大戰略的大好形勢和廣闊舞臺下占得一席先機。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705年的瓊臺書院,瓊臺是瓊州的別名,也是明代瓊籍理學名臣、文學大家、武英殿大學士丘濬的別號,以“瓊臺”命名,一是志地,二是丕承前賢,以勵后學。學校歷經書院、學堂、中師、大專再到今天的本科師范院校等發展階段,三百余年書聲不絕、育人無數,是瓊州學子求學成才的沃土,是海南英杰修身歷練的圣地。清代書院時期,瓊臺教化生徒萬余人,培養出1名探花、21名進士和172名舉人,成為海南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官辦學府。民國時期,瓊臺人才輩出,聲名遠播,是海南最早響應“五四”運動的地方,海南成立的第一個中共地方委員會中就有半數以上成員是瓊臺師生,瓊崖革命早期主要領導人王文明、楊善集、馮平,解放軍上將周士第,海南參加紅軍長征的唯一女性謝飛以及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教育家范會國等都曾負笈瓊臺。建國后,瓊臺作為海南小學與幼兒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基地,共向社會輸送了7萬名各類專門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長為基礎教育第一線的骨干。畢業生中涌現出了如中國對外漢語教育學會會長、華中師范大學終身教授邢福義,華南師范大學原副校長王開發教授,海南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林北平,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曾維奮等一批優秀人才。學校現有府城和桂林洋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1067畝,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設有本科專業24個,專科專業31個,全日制在校生9991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718.8萬元,紙質圖書逾百萬冊。專任教師56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44人、副高級職稱192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371人,擁有國務院特貼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3人,多人獲得“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和“海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學校桂林洋校區教室、學生宿舍和食堂都已安裝了空調,建有完善的校園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通信系統和千兆校園網,啟動了智慧化校園建設,實現了教學辦公場地的無線網絡全覆蓋。學校堅守師范教育定位,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科學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等多個師范特色專業,擔當了我省學前和初等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學校十分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行“主教+兼教”的培養模式,使學生能夠勝任多個學科教學,并向全科教師發展,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構建起素質養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四位一體”的基本教育模式,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
瓊臺師范學院的計算機科學
時間:2024-12-09 12:0:33三亞學院的法學專業分數線(
時間:2024-12-09 04:0:21海南醫學院的中醫學專業分
時間:2024-12-08 05:0:23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新能源
時間:2024-12-05 1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