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近百萬鄉村醫生等著解決身份、待遇、養老問題,事關民生,更與構建“健康中國”有莫大關系,全國各地已接連出臺相關解決辦法,鄉村醫生未來形勢一片大好!鄉村醫生問題倒逼政策出臺,我們知道,所謂鄉村醫生證,是為了解決當時100多萬因為各種原因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但仍需在村衛生室從業的人員的資質問題而專門頒發的資格證書。而因為鄉村醫生資質的特殊性以及局限于村級醫療機構執業,致使很多醫療衛生相關的政策及措施無法覆蓋這個群體,這種矛盾在新醫改后越來越明顯。這也導致,其后鄉村醫生因為身份尷尬出現了一系列關于待遇、養老、醫療風險及發展等問題。這些現實問題事關國家整體發展,涉及“健康中國”的成功構建,因此各地紛紛出臺相關解決政策。那么云南鄉村醫生有哪些新政策呢?云南鄉村意思退休金及養老保險有哪些新政策呢?本文小編整理了一些官云南鄉村醫生的知識,可供參考!
日前,云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每千名服務人口不低于一名的比例配備鄉村醫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適當增加。配備2名以上鄉村醫生的村衛生室,應有一名女鄉村醫生。
《意見》指出,通過10年的努力,力爭使全省鄉村醫生總體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并逐步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基本建成一支素質較高、適應需要的鄉村醫生隊伍。保障鄉村醫生合理待遇,逐步建立基層首診和科學的分級診療模式,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均等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針對鄉村醫生執業準入,《意見》明確,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并按照規定進行注冊。新進入村衛生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要嚴格準入,逐步過渡到具備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意見》規定,原則上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不再在村衛生室執業。離崗鄉村醫生的生活待遇必須保障。鄉村醫生按政策規定辦理退出手續并參加養老保險的,按照規定領取養老保險金。本《意見》實施前已離崗的鄉村醫生,由各地安排專項資金對其發放離崗生活補助。
鄉村醫生如何考核?《意見》規定,在縣級衛生計生部門的統一組織下,由鄉鎮衛生院定期對鄉村醫生開展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和財政補助的主要依據。全省將實施訂單定向培養,重點實施面向村衛生室農村生源為主的3年制中、高職免費醫學生培養。建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
為保證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不降,《意見》要求,在省財政每人每月定額補助的基礎上,各州、市政府應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補助水平。對長期在邊遠山區、民族地區及條件艱苦地區服務的鄉村醫生,當地財政要提高補助標準。今年,將農村地區新增的人均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全部用于鄉村醫生的基礎上,新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繼續重點向鄉村醫生傾斜,用于加強村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55%左右的工作任務安排給鄉村醫生,并按考核完成的工作量核撥相應的服務經費,不得擠占、截留或挪用。
“各地可采取以縣或鄉鎮為單位,整體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等多種方式,有效化解鄉村醫生的執業風險,建立適合鄉村醫生特點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意見》指出,全省將推進鄉村醫生和農村居民的簽約服務。鄉村醫生或由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干(含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組成團隊與農村居民簽訂一定期限的服務協議,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并按規定收取服務費。
擴展閱讀
我州近期出臺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意見,確定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設置1所政府辦村衛生室,每千人配備1名鄉村醫生。全面推行鄉村醫生執業準入管理,建立鄉村醫生的退出及補償機制,完善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制度,保障鄉村醫生合理收入,完善養老政策。加大投入,確保每個行政村均有一所能夠滿足轄區群眾就醫需要的標準化衛生室。
我州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明確鄉村醫生功能定位,轉變鄉村醫生服務模式,落實和完善鄉村醫生補助、養老和培養培訓政策,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監督,規范執業行為,加大扶持力度,加強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建立激勵機制,穩定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全面提升村級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力爭使全州鄉村醫生總體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并逐步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基本建成一支素質較高、數量充足、醫德高尚、服務良好、群眾滿意、適應需要的鄉村醫生隊伍。逐步建立基層首診和科學的分級診療模式,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合理配備及管理鄉村醫生。鄉村醫生執業采取聘用制,遵循“縣聘、鄉管、村用”的原則,在核定的編制范圍內,空缺崗位按照“退一進一”的辦法,由縣(市)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考核補充。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設置1所政府辦村衛生室,每千人配備1名鄉村醫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適當增加,配備2名以上鄉村醫生的村衛生室,其中至少有1名女醫生。
鄉村醫生執業準入管理。鄉村醫生必須具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在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并獲得相關執業許可,方可在村衛生室執業。在村衛生室從事護理等其他服務的人員也應具備相應的合法執業資格。新進入村衛生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原則上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嚴禁并堅決打擊不具備資格人員非法行醫。
鄉村醫生的退出及補償機制。建立鄉村醫生到齡退出機制,原則上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必須辦理退出手續,不再在村衛生室執業;對確有一技之長的老鄉村醫生,在辦理退出手續后,在雙方自愿、身體健康、村委會和衛生室提出申請的前提下可返聘使用,但不再享受在崗鄉村醫生的財政補助。各縣(市)可以根據自身財力情況,參照編制內鄉村醫生財政補助標準,給予一定的補助,具體補助標準由各縣(市)自定。
加強鄉村醫生考核。縣(市)衛計局負責組織本地區鄉村醫生的考核工作,鄉村醫生的考核工作每2年組織一次。由鄉鎮衛生院定期對鄉村醫生開展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執業注冊、聘用和財政補助的主要依據。
建立完善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制度。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實用為目的,將基本醫療服務、急救技術和公共衛生培訓與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相結合,切實提高鄉村醫生隊伍的整體素質。要采取臨床進修、跟班學習、集中培訓、在職培訓、城鄉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選派鄉村醫生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或者醫學院校接受培訓,著重提高臨床基本技能。
實施訂單定向培養,拓寬鄉村醫生發展空間。依托大理衛校用10年左右時間,重點實施面向村衛生室農村生源為主的3年制免費醫學生培養,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優先錄取。從2016年開始,每年定向招收一個農村醫學(西醫)班,每班60人;同時,每兩年招收一個農村醫學(中醫)班,每班60人。學員畢業后回所在鄉鎮的村衛生室工作10年以上,納入鄉村醫生編制,享受各級財政補助政策。學員學習期間的學費、雜費及生活費等均由財政負責保障。
保障鄉村醫生合理收入,完善養老政策。健全多渠道補償政策。財政補助實行按人頭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及基本醫療服務收入按業務數、質量及鄉村醫生從業資質、鄉村醫生工齡等項目進行細化分配,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質高薪、高資高薪”。從2016年開始,在省級財政每人每月定額補助的基礎上,州級財政對鄉村醫生每人每月補助120元,縣(市)級財政按照不低于180元的標準進行配套。鄉村醫生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量應不低于55%。同時,將2015年和2015年新增的人均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全部用于鄉村醫生,今后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繼續重點向鄉村醫生傾斜。建立邊遠山區、民族地區及條件艱苦地區鄉村醫生最低工資制度,根據鄉村醫生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合理確定最低標準。確保在“十三五”期間,鄉村醫生收入每月不低于2000元。
積極解決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要按照《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云南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云人社發【2016】15號)文件要求,積極、穩妥解決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問題。鼓勵具備條件的縣(市)根據個人意愿,組織鄉村醫生參加商業補充養老保險,多策并舉,切實解決鄉村醫生的后顧之憂。
努力改善鄉村醫生執業環境。村衛生室建設堅持“立足長遠、保障用地、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新建村衛生室至少應設有獨立的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健康教育室、值班室和其他輔助用房,符合國家衛生學標準,做到“產權清晰、庫室分開、室容整潔”。從2016年起,新建設(改擴建)的村衛生室經州級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州級財政對新建設的面積不低于180平方米的村衛生室,按照每室10萬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對于改擴建的村衛生室按照每室3-5萬元的標準進行補助,爭取用10年時間,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確保每個行政村均有一所能夠滿足轄區群眾就醫需要的標準化衛生室。
退役軍人有什么待遇福利
時間:2024-04-18 01:0:51松原辦理離婚需要什
時間:2024-03-01 07:0:16白山辦理離婚需要什
時間:2024-03-01 07:0:04通化辦理離婚需要什
時間:2024-03-01 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