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
學校擁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18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13個省級科研平臺。學校現有54個本科專業,涵蓋農、工、理、經、法、管、文、藝八大學科門類;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全日制碩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學校設有農學院、管理學院、城市建設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體育部以及華南地區最大的全國十佳雅思(IELTS)考點;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研究生近18000人。
我校著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強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近年來我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校外學科實踐技能競賽活動,共獲獎164項,2782人次獲獎。我校計算科學學院學生參加2015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際一等獲一項、成功參賽獎一項的優異成績,獲獎檔次和比例在同類高校中居前列;我校計算科學學院、自動化學院學生參加“第五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賽區獲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優秀獎兩項的優異成績;“全國三維數字化設計大賽”我校獲工業設計一等獎兩項的好成績;“第二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PMC大賽)”我校化學化工學院、管理學院學生獲得特等獎(大賽唯獨一個特等獎)及三等獎一項的優秀成績;“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我校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獲得一等獎一項的好成績;“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我校學生獲一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等的好成績;我校學生參加“挑戰杯 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獲得了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五項的好成績。
師資隊伍
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高,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現有專任教師66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412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595人;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南粵優秀教師13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校級培養對象126人,博、碩士生導師179人。學校聘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客座教授40多人。
2015年招生范圍及人數
學校面向全國17個省區招生,廣東省內招生5076人,外省招生180人,其中山西5人,內蒙古6人,安徽8人,福建20人,江西9人,河南33人,湖北18人,湖南33人,廣西13人,貴州8人,甘肅3人,云南6人,新疆2人,河北6人,山東2人,海南8人。
就業前景
我校在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職業生涯規劃”通識必修課程,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職業發展活動。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業計劃大賽、職場精英大賽、“行業-專業-就業”人才需求分析大賽等;以產-學-研-政相結合等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多樣化發展提供機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歷屆畢業生以其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團隊精神好而受到社會普遍歡迎和高度贊譽,近三年的初次就業率較高,平均總體就業率高達98%,不少專業的就業率達100%,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 | -- | 448 | 360 360 | 二批 |
2016 | 516 | 480 | 461 | 402 402 | 二批 |
2015 | 587 | 557 | 549 | 519 519 | 二批 |
2014 | -- | 535 | -- | 504 504 | 二批 |
2013 | 569 | 547 | -- | 516 516 | 二批 |
2012 | 570 | 553 | -- | 523 523 | 二批 |
2011 | 562 | 535 | -- | 460 460 | 二批 |
2010 | 608 | 589 | -- | 567 567 | 二批 |
2009 | 574 | 546 | -- | 530 530 | 二批 |
2008 | 551 | 521 | -- | 510 510 | 二批 |
2007 | 556 | 519 | -- | 502 502 | 二批 |
廣東警官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3廣東警官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4華南農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0廣東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