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研基地”“廣東省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棒壘球分會訓練基地”等11個國家及省級科研訓練基地(中心);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重點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高校科研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校教學重點實驗室;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體育教育專業等三個專業是省級名牌專業。學院具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含體育學全部二級學科碩士點)和醫學門類的運動醫學碩士點。是國家體育總局若干運動項目的高、中、初級教練員崗位培訓單位,具有一級裁判員、一級運動員審批權。學院的教學、訓練、科研條件及生活服務設施先進、配套齊全。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圖書館、科學館、實驗中心、室內田徑館、體育館、網球館、恒溫游泳池等教學訓練場館。設有康復中心、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體育科學研究所,圖書館文訊資源41萬冊。學院主辦的《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為全國中文體育類核心刊物。2000年以來學院承擔了100多項國家級、省(部、委)級的科研課題,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35項;出版學術著作100多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科研論文2100多篇。
近年來,學院的運動競賽成績斐然,2004年共有17名學生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赴雅典參加第28屆奧運會,學生冼東妹獲女子柔道52公斤級金牌,楊維和張潔雯獲羽毛球女子雙打金牌;在第13、14屆亞運會中,取得了3金6銀8銅的好成績;學院健美操隊和體育舞蹈隊還多次代表中國隊參加世界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在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上,我院連續多屆獲得“金牌、獎牌、團體總分”三個第一;為國家、學院爭得了榮譽。
近三年來,學院進入了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嶄新發展時期,學院制定的十一.五發展規劃,描繪了學院宏偉的發展藍圖,進一步明確了學院未來的辦學目標和定位。學院制定了新的校園規劃,正在實施的“五項工程”(名師精英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工程、重點課程建設工程、教風、學風、校風建設工程、設施保障建設工程)和校園建設中的“1333工程”(一門三樓三場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