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s://zs.gpnu.edu.cn/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s://zs.gpnu.edu.cn/
——服務產業,引領職教,構建“技術+師范”發展新格局
學校坐落于廣東省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高校。1977年開始培養本科生,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1年獲批廣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高校,是廣東省“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學校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廣東省職業教育的特色優勢,服務產業,做中國產教深度融合的促進者;引領職教,打造中國“雙師型”工匠之師培養的南方高地。
歷史沿革。學校前身為廣東民族學院,創辦于1957年,首任校長是老一輩革命家羅明同志。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高校;1998年更名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轉型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為職業院校培養師資;2002年、2005年,原廣東省機械學校、原廣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和廣東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先后并入,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8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辦學條件。學校現有東校區、西校區、北校區、白云校區、河源校區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83萬余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43萬余平方米。圖書館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紙質館藏總量241萬余冊、中外文紙本期刊6147種;中文電子圖書約165萬種、中外文學位論文約565萬篇;視音頻資源約18.25萬小時。建設有校內實驗及實訓場所336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6個、校外專業實踐教學基地273個、校外教育實踐實習基地179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億元。
人才培養。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獲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34項;現設有26個二級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萬余人;開設有74個本科專業,其中理工類專業37個,文科類專業37個;師范類專業36個;建有7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和應用型示范專業;建設110余門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學校構建了高素質“雙師型”職教師資與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體系,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建有15個產業學院;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獲批“廣東省大學科技園”“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單位資格;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開展協同創新戰略合作項目,與知名企業共建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64個。近三年,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系列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內外高水平學科競賽中屢獲大獎,共獲國家級獎勵500多項、省級獎勵1800多項。就業率連年保持在同類高校前列,獲評教育部“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就業先進工作單位”“廣東省創新創業示范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學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民族學、教育學、電子信息3大學科高峰,ESI工程科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現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歷史學等9大主要學科門類,有民族學、教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3個珠江學者設崗學科,教育學、民族學、新聞傳播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教育、電子信息、機械、能源動力、會計、新聞與傳播等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是“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研究生招生培養單位和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稱“職教專碩”)教育試點單位,有32個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
二級教學單位 | 專業名稱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 | 通信工程(中興通訊創新班) |
網絡工程 | |
通信工程 | |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 |
電子信息工程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機電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師范) |
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師范)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師范) | |
機器人工程(本科/師范)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 | |
物聯網工程 | |
軟件工程 | |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師) | |
電子商務(師范)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師范) | |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 |
汽車服務工程(師范) | |
汽車服務工程 | |
車輛工程(師范) | |
車輛工程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師范)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
自動化(師范) |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
自動化 |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光源與照明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 |
應用統計學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財經學院 | 稅收學 |
國際商務 | |
財務管理 | |
會計學(國際會計) | |
國際商務(師范)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會計電算化(專科) | |
財務會計教育(注冊會計師,師范) | |
會計學(注冊會計師) | |
金融學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法學與知識產權學院 | 法學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師范) | |
市場營銷 | |
人力資源管理 | |
物流管理 | |
物流管理(師范) | |
公共事業管理 | |
行政管理 |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 日語 |
商務英語 | |
英語(翻譯)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 | 網絡與新媒體 |
廣播電視編導 | |
漢語言文學(師范) | |
漢語言文學 | |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師范) | |
新聞學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 產品設計(首飾設計) |
環境設計 | |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師范) | |
工藝美術(師范) | |
服飾設計與工程(服裝設計方向) | |
動畫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
工業設計(師范) | |
工業設計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音樂學(舞蹈,師范) |
音樂學(師范)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網絡空間安全(創新實驗班)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民族學院 |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教育技術學 |
學前教育 | |
應用心理學 | |
數字媒體技術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 體育教育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實訓中心 | -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學院 | 小學教育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數字創意學院 | 環境設計 |
數字媒體藝術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8 09:0:38廣東海洋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8 09:0:10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時間:2024-07-18 08:0:39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4-07-18 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