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只有1個校區,位于天河區五山街五山路483號,該校是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華南農業大學只有1個校區,位于天河區五山街五山路483號,該校是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華南農業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校園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譽的廣州市,土地總面積8261畝,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57畝,增城教學科研基地3804畝。學校建筑總面積140萬平方米。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優美環境。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于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校名。1984年,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2000年國家深化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學校由農業部劃歸廣東省主管。學校現任黨委書記王斌偉,校長劉雅紅。
如今的華南農業大學已發展為一所以農業科學、生命科學為優勢,農、工、文、理、經、管、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有101個本科專業,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作物學入選國家“一流建設學科”,獲批10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建設學科。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學與動物學、化學、農業科學、材料科學、微生物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學、免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387人,其中專任教師2363人(正高級487人,副高級868人);院士3人,國家級人才55人,省級人才10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博士生導師320人,學術型碩士生導師895人,專業型碩士生導師1314人。
學校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著力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設有25個學院(部),現有在校生4.8萬余人(含留學生),其中本科生3.8萬余人,研究生1萬余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8個以及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1門和多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近兩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主持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科研創新能力強。現有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獸共患病防控制劑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畜禽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國家獸醫微生物耐藥性風險評估實驗室、畜禽產品精準加工與安全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非洲豬瘟區域實驗室(廣州)等9個國家級科研平臺,省部級科研平臺104個,廣東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3個。堅持“四個面向”,服務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近五年來,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實現國家科技進步、技術發明和自然科學三大獎全覆蓋。學校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與社會服務,設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和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廣東警官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3廣東警官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4華南農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0廣東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