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文理不分科在考試層面反映最突出的是數學不再分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數學文理不分科的教育價值非常重要,而其文化價值則更加重大。數學思維具有靈活性、邏輯性、獨創性、廣泛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質,是人的基本思維方式之一。數學素養的高低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還影響著他的生活態度和生活質量。同時,數學的基礎性和廣泛應用性決定了數學教育、數學研究、數學應用在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中的重要地位。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無不滲透著數學的基礎作用,數學技術和方法也直接地應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可以說,在高考中數學科目統一要求的意義就如同語文科目統一要求的意義。
數學不分文理科的重要性決定了新高考數學考查改革創新的必要性。改革后的高考數學考查不是簡單的難和易的問題,而是應該按照“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基于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在總結和繼承我國高考數學考查經驗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全面考查數學的核心素養,強化數學的文化意識、教育價值和廣泛應用。科學設計考試標準,在數學的精神、思想、方法、應用等方面的考查上實現新突破,讓文理不分科的意義真正體現,讓立德樹人的總要求進一步落實好。主要策略就是要構建高考文理不分科的數學統一考試體系,突出數學的基礎性、通用性、創新性,提高考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考試內容要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適應人的可持續和諧發展的需要,有助于考生形成比較全面、完整的數學認知結構和數學能力結構,有助于考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有助于考生形成科學的數學觀。在數學考查能力要求方面,要著重考查考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和數學價值觀,考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考查考生進入大學學習所應具備的邏輯與推理、思維與運算等基本能力,考查考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建構知識的能力,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數學創新意識和和創新能力。
四、促進基礎教育健康發展是考試改革的重要使命
高考是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銜接點,它在承擔著為高校選拔人才重任的同時,對高中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高考改革要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深化高中課程改革。
第一,努力實現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考試的協調一致性。學業水平考試是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考試,它理所當然要保持與高中課程的一致性。高考面向高等教育選拔的需求,從高中合格畢業學生中進行選拔,考試的內容理所當然來自高中課程,準確說是從高中課程中科學選擇接受高等教育所需要的、通過高中課程的學習所必備的、考試環境能夠進行考查的內容及關鍵能力。
第二,努力實現高等教育選拔要求與高中教育培養的協調一致性。《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高考是高等教育與高中教育的銜接點,雖然高考的基本功能是為高校選拔人才,但是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目標決定了高考也必須與高中教育在根本目標、根本任務上保持一致性;從體現國家意志規定性意義來說,高考科目設置與高中課程具有比較強的一致性;從高校教學需求來說,高考要重點考查考生作為合格高中畢業生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所需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就要求無論是學考等級考還是高考都要與高中教育保持比較好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高考雖然對高中教育具有重要的聯系和導向作用,但是高考不等于高中教學,高考不能直接介入高中教育,否則就會讓高中教育背離自己的目標和任務。
第三,努力實現學業水平考試合格考與等級考的協調一致性。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考和等級考,合格考與等級考的考試性質是一致的,但是考查的目標及內容卻有不同,考試結果的開發應用也有不同。首先,必須明確的是無論是合格考還是等級考,都是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考試,都是管理和監控區域、學校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水平的重要手段,其考查內容必須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確定,其考查的學業水平等級也必須執行課程標準的規定,不能受制于被試群體的差異,也不能遷就所謂的分數線的高低。其次,合格考與等級考的目標、功能的差異,又決定二者在考查的具體目標、內容要求、能力層級、成績表達等方面有所不同,并且要有比較清晰的界定。在試卷結構上不能單純地用量的大小來區分,在試題難度上也不僅僅一個簡單的高和低的區別。山東將學業水平合格考與等級考分時、分卷實施,互不替代,體現了它們之間良好的協調性和獨立性。但終歸兩種學業水平考試的考試標準、試卷的結構以及試題題型,都必須依據課程標準,用教育策略與評價的科學方法來確定。
總之,考試內容和方式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關鍵環節,事關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實現,事關高等教育選才的成敗,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學設計,穩步推進,讓高校、考生都能從考試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給教育改革和發展助力,給社會和諧注入正能量,給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