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份簡歷:
重慶人,1990年出生。
2011年本科畢業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22歲碩士畢業于劍橋大學;
23歲在《Nature》主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成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女學者之一;
博士畢業于牛津大學;
25歲回國工作,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教授;
26歲入選國家第十二批青年……
相信每個人都會很好奇,她是誰?怎么這么厲害?
她就是最近頻頻刷屏網絡的“90后”美女學霸??劉明偵。如今,她已是電子科技大學新成立的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繼續刷新“最年輕”記錄。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黨政領導。劉明偵任副院長
全職回到電子科技大學后,劉明偵高效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并且依托于“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國家重點學科及“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努力推動新型太陽能電池及相應新材料在其他光學器件的應用,促進產業化生產,并且積極地突破國內當前傳統太陽能產業困境。
3月,劉明偵憑借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選了第十二批國家“青年項目”。另外,通過半年時間準備籌謀,她又于7月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這一中心成為連接電子科技大學化學相關的優勢團隊與學科的紐帶,使化學與材料、能源、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助推電子科技大學化學學科成功進入ESI前1%。
2017年5月3日,第20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表彰個人和集體名單出爐,劉明偵獲此殊榮。“能榮獲四川青年五四獎章,我肯定深感高興。”談及此次斬獲第20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的感想,劉明偵仍然還是一如既往地低調。
“成為一名‘有理想、有責任、能堅持、有擔當’的人,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和期盼。”
2018年1月,劉明偵教授通過了組織考察和干部任職公示,正式成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的副院長,也是該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
“當時受聘就曾引起眾多媒體的關注,但她卻非常低調。”電子科大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劉明偵,向來都是低調做事,潛心學術。
劉明偵:
“作為重慶人,我一直有著濃厚的川渝家鄉情結,這也是我當初愿意放棄在英國的職位回到祖國,來到電子科技大學的初衷。”劉明偵說。
我們看到了開掛的“學霸”表面的光鮮,背后付出的努力誰又能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