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半年算應屆生。當一名學生進入其教育層次中的最后一學年的時候,這一年當中,該學生為應屆畢業生,即當年畢業。比如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在校生,三年制專科的大三在校生,三年制高中的高三在校生等。
應屆畢業生,即將畢業的學生。當一名學生進入其教育層次中的最后一學年的時候,這一年當中,該學生為應屆畢業生,即當年畢業。比如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在校生,三年制專科的大三在校生,三年制高中的高三在校生等。
畢業在二至三年內算應屆畢業生。應屆生指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
畢業多久算應屆畢業生
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學生在學的最后一年,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于實習或待業狀態的,屬于當年應屆畢業生。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內的,屬于擇業期的應屆畢業生。國家規定的擇業期為兩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
擇業期的應屆畢業生需滿足以下條件:拿到畢業證;在規定擇業期內沒有與任何單位簽訂任何形式的勞動合同、無繳納社保記錄;戶口、檔案等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人才市場。
在企業招聘中,應屆生大多指當年應屆畢業生,許多用人單位明確要求當年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招聘公告中提到的應屆生大多包含擇業期的應屆畢業生在內。
1、人才落戶
許多城市為了長遠發展,希望留住和引進人才,出臺了應屆生可直接落戶的政策,比如上海,博士應屆生和雙一流大學碩士應屆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就可以直接落戶。對于未來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落戶的同學來說,如果能夠以應屆生身份落戶,自然是最佳選擇。
2、畢業補貼
很多市政府、區政府會對前來就業的應屆生有各種補貼政策,比如就業補貼、租房補貼、生活補貼等。從本科生到碩士再到博士,各有不同的補貼標準,目前全國有至少有30多個城市可以領取基層就業補貼。
3、考公考編的優勢
近年來考公人數逐年上漲,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不在少數。 但你會發現,國考、省考、事業編等各類招聘考試,很多職位會限定應屆生報考,而各省市的選調生則明確限定當年應屆生報考。所以,當你以應屆生身份報考選調生或者限定應屆生的崗位時,面臨的競爭壓力相對就會較小,這絕對是你公考上岸的好機會。
4、找工作的優勢
對于應屆生而言,校招,崗位多,門檻低,待遇好,這背后有著對應屆生就業的政策激勵,企業招聘一定數量的應屆生是可以享受政策福利的,同時,應屆生可塑性強,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所以企業每年更愿意通過校園招聘招收應屆生。